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鹏的传说(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毛鹏,字汝南,别号双渠,棘津州后王常村人。汉族。生于明代嘉靖元年,卒于嘉靖四十四年。

资料记载:毛鹏幼年入县学,考试屡居榜首。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乡试中举,继之殿试中进士,被任为江阴知县。

毛鹏到任后减免杂税,节财赈灾,强化治安,振兴教育,修筑城池,抵御倭寇,被誉为廉明有为之官,升为御史。

随之奉旨巡察宣化、大同一带边关。嘉靖三十四年巡察山东,兴利除弊又有作为。嘉靖三十六年,毛鹏升任太仆寺少卿、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在宁夏期间,毛鹏指挥筑横城亭镇墙堑一万八千五百丈,还修缮了镇城河东诸营堡,并在指挥抵御外倭入侵清水营战斗中俘敌甚多。

战后,又带百姓疏浚河道,发展农田灌溉。嘉靖四十三年升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巡抚山西河南。

次年,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毛鹏因积劳成疾不治而逝。在他的老家,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关于他的传说。

杨六郎转世

毛鹏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父亲毛泽,在枣强县衙当过小官,懂阴阳学说。

那时,在后王常的村前有一条大道,东通清凉江,西至清凉江的西支流。在大道的南面,有一个大圆坑,与大道相连。从高空看,大道和园坑,组成了一个状如倒放着的纱帽。

俗话说:“纱帽底下无穷汉”。毛泽看出这是块风水宝地,就花钱买了下来,计划为儿子建处宅院。

风水虽好,如果命薄的人住进去了,反会丧身丢命。为了试探三个儿子的福气,毛泽对三个儿子说:“你们三人分别到咱才买的那块宅基地上去睡一夜。夜里遇见什么事,或是做了什么梦,回来对我说。”

头一天晚上,是大儿子去的。当他睡到半夜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暴土扬场的,几乎要把人刮走。老大看看实在睡不下去了,抱起铺盖回了家。

第二天晚上,老二去了。他睡到半夜时,也遇上了和老大一样的情景,他也没睡到天明。

第三天晚上,轮到老三——毛鹏了。当时,毛鹏才十来岁。他母亲怕他受到惊吓,说什么也舍不得让他一个人去。

毛泽说:“常言说,一福压百祸,他如果有那个福气,就能安安稳稳地在那里睡一夜;没有,自然会受一些。可是,现在受点惊吓还不要紧,如果房子盖成了,谁也住不进去,我们岂不是白费力气!”

毛鹏的母亲见丈夫说的在理,也只好答应了。

于是,年幼的毛鹏,只身睡在了村外的空场地里。这一夜,风不动,树不摇。,毛鹏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一早,毛泽来到毛鹏睡觉的地方,抚摸着毛鹏的小脑袋问道:“鹏儿,你昨天夜里听到什么了没有?”

毛鹏揉揉惺忪的眼睛,认认真真地说:“没有啊。”

“你做梦了没有?”

“做了。”

“梦见什么了?快给爹说说。”

“我梦见一个大姐姐把我领到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指着一个白头发老太太对我说:‘这是你亲娘佘太君,你们母子见一面不容易,有什么话就快说吧。’

“那个老太太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的七个儿郎当中,数你精忠报国时间最长,功劳最大。如今,又赶上玉皇大帝选忠良贤臣下凡,辅助大明皇帝。

“我儿当报这知遇之恩。我们忠义人家,讲的是一身报国!我也没别的送你,你就把我脱落的牙拿几颗去吧’。那老太太说着,打开她随身带的一个小红匣,里头仅是一颗颗的牙齿。”

“你拿了没有?”毛泽问。

“我看她保管的这么好,知道这一定是她心爱之物,就没好意思拿。可那老太太非让我拿不可。旁边那个大姐也劝我说:‘拿吧,多拿几颗,对你有好处。’我就拿了一颗。”

“嗯,那后来呢?”

“后来,那个大姐姐就送我出了门。还让我坐在一台八人抬的大轿里。那个大姐姐对抬轿的人说‘这是毛老爷,你们要小心侍候。’我觉得好笑,一笑,就给笑醒了。”

毛泽迷惑不解,不知这梦是兆福还是兆祸。但三儿子能在风水宝宅上安安稳稳睡了一夜,说明他有福气。于是,就在那上面盖了房子,指名让毛鹏住。

人们说,毛鹏是杨六郎转世。佘太君的牙是宝牙,一颗牙主凡间一代官。因为杨六郎心疼母亲,只拿了一颗。所以,毛鹏坐了八府巡按以后,毛家再没出出过做大官的。

替父对对联

毛鹏自幼聪明过人。在他的故乡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他替父对对联的故事。

毛鹏的父亲毛泽,在县衙里当了个文书一类的小官。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毛泽陪县太爷观看走马灯。走马灯停后,县太爷一时高兴,即兴吟了个上联,要求毛泽对出下联。其上联是: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