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卑微如尘土(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加里安看来,从把波旁王朝送上断头台并且之后将近百来年的权力更迭,都是一场暴民的动乱,缺乏统一指导的工人运动是屡次被盗取革命果实的关键。

资产阶级哄骗着平民往军队的枪口上撞,并且自己躲在背后享受胜利的成果。

心绪烦乱的布朗基转过头,试图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他的目光再一次的望向了桌面上的文稿,上面的1984牢牢的吸引住他的眼睛。

“1984?你写小说?”

加里安将面包递给了他,回答道,“是的,写过一些诗歌,尝试着写小说。”

布朗基问道,“什么类型的小说?”

“讲述一个生活在统治者极权社会之下的普通人,一个压抑的,被剥夺所有自由的世界。人们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而主角的脑海之中萌发了反抗的种子,最终却在绝望之下被剿灭,重新成为冰冷独裁统治之下的一颗螺丝钉。”

“一个悲剧?很有意思的故事。”

布朗基感慨的说道,“从反抗到顺从,讲述着一个悲剧的诞生。你是在影射现在法兰西帝国吗?”

“我跟你一样,布朗基阁下。”

加里安抬起头,目光如炬的望向对方,强调着说道,“哪怕是一个无不足道的螺丝钉,也有发出呐喊的权力。只不过在我眼中,你们的革命更像是飞蛾扑火的悲剧罢了。”

“只是在我眼中,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加里安的这一段话,让布朗基恍然失神,他想起自己看到那面诗歌之墙,作者也报以了同样的控诉。

面前的少年从阴暗的角落之中,慢慢的走到了铺撒满阳光的地方。

布朗基逐渐看清了那张脸——深邃的轮廓勾勒出坚毅的神情,在那双眼眸的深处,蕴含着更加深沉的情感。

“你刚才说的话,让我想起前一阵子看到一首不错的诗歌,他是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诗人,比起那些为皇帝写赞歌,为大资本家辩护的人,他是第一个愿意为我们说话的人,为那些还在战斗的革命党们,为了巴黎的共和和自由!”

布朗基有感而慨的回忆起墙上写下的诗歌,那些诗句激励着他在逆境之中前进。哪怕前面只有漫长的黑暗,他也会为后来者照亮阴影。

神采奕奕的布朗基转过头,对加里安说道,“对了,你刚才说你写过诗歌,是什么诗歌?”

“可能你听说过诗歌的名字。”

加里安咬着面包,慢斯条理的说道,“那首诗歌叫《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