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上元灯节(1)(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前言:这人群中的“八卦”是个顶有意思的事情,每一句都透着人们的街头智慧,当真了得。“八卦”的精髓就在于和事实沾点边,但是又不能完全按照事实去演绎,否则就失了稀罕,失了乐趣,失了吸引力。是以,但凡“八卦”,关键就在于靠点谱但又不能太靠谱,在“靠”与“不靠”之间考验的是“八卦者”的功力和“道行”。

--------------------------------------------------------------------------------------------------------------------

眼下就要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灯节了。上元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大节日,自古至今都是十分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吃汤圆,放花灯,猜灯谜,到处都是非常热闹祥和的气氛。

临近节日前的几天,雪鸢就已经抑制不住心里的小兴奋了。

她一遍又一遍的问成玉京城的上元灯节是怎样的场景。

成玉也耐心的向她描述道:“在京城,元宵之前的几天,东安门外北大街的灯市上,就汇聚了各地的客商和能工巧匠,观赏者也是络绎不绝。短短的数天时间,做花灯生意的客商,不仅要拼制作工艺,也要比拼经商的实力。因为灯市附近的商铺和住房,每临近开市,租价就会连翻数倍,一般的小生意人轻易不敢问津。”

雪鸢激动的说道:“那咱们现在就去北大街的灯市上去瞧瞧吧?”

之后二人就脚步轻快的来到了北大街。只见灯市上,各种各样工艺新颖的花灯,无所不有,有镶嵌珠宝珍玩的花灯,也有从海外贩运回来的洋灯,其中的价昂者,一盏就要卖上千两银子。雪鸢不由得唏嘘了一回。

盼望着,盼望着,上元灯节终于到来了。这一天雪鸢和成玉早早吃了晚饭,就相约去了街市上。

京城素来有严格的宵禁制度,只有上元灯节这天是个例外。元宵节的晚上,各种花灯点缀市井街道,男女老少、主人奴仆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花灯,观看表演,极尽热闹喜庆。

对于雪鸢来说,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和霍大人还有师兄一起赏花灯,看烟花。因为他二人在锦衣卫当差,越是到了节日,街面上的事就越忙。不过赵挽成与雪鸢约定了时间,等当晚的晚些时候,他们一起去城东的河边看烟火。

不过她这个人一向擅长自己找乐子,而且好歹还有成玉陪着,也没什么不满足的。

在夜幕星空的朦胧和灯光映衬下,二人来到一条甚是繁华的街道。雪鸢记得这条街道,它曾无数次的出现在自己的梦里。就是在这条街道上,她第一次遇到了霍大人。

雪鸢和成玉二人欢欢喜喜的欣赏着各式的花灯。这些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胜芳花灯多以亭台禽鱼虫花卉的题材制做。以染色纸缀以各色华丽细条制成,鲜艳夺目。京城的花灯制作极为精巧,制作材料和程序也是纷繁复杂,有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雪鸢看的是眼花缭乱,喜不自禁。

雪鸢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个花灯摊子,有好多人围着,就问成玉那是在干什么。

成玉回道:“应该是猜灯谜的。”

雪鸢一听这话不由分说的拽了成玉的袖子就往那奔,仿佛唯恐走的慢了,好看的花灯就被别人抢走了。其实那些个灯谜还是有些难度的,哪里那么容易就让你猜到了呢。

雪鸢看上一个明球经彩扎,裱糊,又配以剪纸诗词装饰而成的灯笼,只见那灯笼上写着“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打一字)”

雪鸢拉了成玉的衣袖说道:“快呀,快呀,成玉快帮我想想,我可喜欢这个灯笼了。”

她说完这话,突然间心里就有了主意,于是开口喊道:“是日。”

谁知道说来也巧了,在她声音落下之前,有个青年男子的声音比她先发出了,谜底同样是答的“日”。

她回头去巧这男子,只见这人身材欣长,一拢绸缎青衣,玄纹云袖,腰间垂着一块碧绿龙纹宝玉,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目若秋波,天然一段风韵。一看就是个世家公子。且身边还有两个带刀的仆役跟着。

店家将雪鸢瞧上的那个明球灯笼摘下来给了这个世家公子,对着雪鸢说了句:“可惜了,姑娘,要不你再瞧瞧别的。”

雪鸢撅了小嘴,明显有些失望,拉着成玉就要走。

这世家公子微笑的叫住了她:“哎,姑娘请留步。”

雪鸢好奇的停住脚步,回过头去,一根手指指着自己,问道:“说我么?”

这公子点点头,笑着将灯笼递给她道:“既然姑娘喜欢,就拿去吧,君子不夺人所爱嘛。我只是闲来无事来街上逛逛,刚才顺口说出了谜底,没成想就夺了姑娘的所爱。”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