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夏城十二郡故事(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蒙戈也是如此,满腔怒火,一下熄灭,他俯身看着地上这个人,面目扭曲至极。

蒙胡的大军行进着,路过此处的士兵都要好奇的看上一眼。

“看什么?你们看什么?还有你们,嗯?看什么!”蒙戈回头对那些没管住好奇心的士兵问道,又朝那些首领问着,说着说着便又大吼了起来,周围的人是肝胆俱颤,纷纷低下头去。

蒙戈发狂一般,今天着实被气的够呛,他恶狠狠的瞪了众人一眼,独自策马往前去了。

众首领暗地里互相对视一眼,不知是跟着还是不跟着。

“别动。”那个年纪大的首领对其他首领悄悄说道。

那些刚准备策马跟随的首领们赶紧勒住了马,心惊胆战不已。

待蒙戈走远。

“你说这是怎么了?发这么大火,不过杀个汉人罢了。”一个首领发牢骚道。

“就是啊,鬼知道今天哪里不对。”

“算了算了,你们就别说了,当心被听见。”

这些首领是心中颇有怨言,自己是领着族人出来打仗的,又不是来挨骂的,天天过的心惊胆战的,比上阵杀敌还要难受。

那年纪大的首领看了看地上死去的那位信使,一阵叹息。

“来人,他们汉人讲究入土为安,去,找个地方埋了。我向来佩服勇敢的人,他,算一个。”那首领吩咐道。

几个士兵赶紧把人抬走了。其他的首领也是不愿再理会,赶紧督促部队加快速度前进。

那老首领等众人走后,悄悄拾起了地上被蒙戈撕碎的信纸,装入怀中,策马追赶蒙戈去了。

……

就像一颗打入水面的石子,哗啦一声,在蒙戈心中荡漾开来。

“可汗,您也不要生气,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先拿下夏城,才可继续进军。”那老首领从后面拍马赶上,走到蒙戈旁边说到。苍劲有力的声音让蒙戈从自己的思绪中走了出来。

“嗯,你说得对,不管怎样……都必须!拿下,夏城。”蒙戈似乎平静了下来,说的一本正经。

“属下已经加派了人手,先行探查了,很快就会有消息。”

“那就好,其实也不用探查了,敌人派了人来,那就说明已经掌握了我们的行踪,与他们一战,是必然的,在他们的消息到达长安之前,必须拿下,否则,我军,功亏一篑。”蒙戈心中竟有了隐隐的担忧,先前那样自信的他,也开始有点底气不足了,看着前路漫漫,不禁重重叹息。

“属下们一定会为可汗拿下夏城,望可汗保重身体。”老首领叮嘱道。

蒙戈看了一眼这老首领,点点头。

…………

夏城,这是洛阳四卫叛离以来,常龙答应给他们的驻地,同时,常龙还送去了四万两白银。这夏城,是西境重镇,与鲜戎,一墙而隔,长城北面是鲜戎,南面就是夏城,可是后来,鲜戎人越过了长城,不断袭扰长城南边的村镇,由于常龙兵力不足,故而鞭长莫及,也就让鲜戎人钻了空子,烧杀抢掠是得寸进尺。

直到常龙请来了洛阳四卫,鲜戎人才有所收敛,但是,他们实际控制了长城南部许多地区。

夏城十二郡的名字,并不是夏城有十二个郡,而是对长城南部以夏城为中心,周边所有村镇,军镇的统称,至于为什么叫十二郡,主要是古时候,秦将驻守长城时,在长城南部修筑了许多堡垒军阵,用于军屯,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村镇,有些规模甚至达到了郡城的规模,其中,夏城,便是最繁华的边镇。像夏城这样的,还有十一座,但由于仍有军用,故而仍称军镇,不设郡府,由守边大将治理。

到了前朝鼎盛时,朝廷为节制边镇,下诏整合,将夏城作为治府,派遣官吏,统辖周边所有军镇村落,统称为夏城十二郡,由边将治理,朝廷派员监理。

………………

夏城

此刻,城中的将军府中,正坐满了将官。

姚文君稳坐帅位,周安民和薛定国坐在右手边,陆镇疆一个人坐在左手边,四个人都不说话,各怀心思,不知在想些什么。

姚文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拈了拈胡子。

“还是我来说吧。我早就得到消息蒙胡主力没有南下,而是西进了,且一直严密监视,之所以没告诉诸位,只是不想让各位惊慌,今天叫大家来,就是想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姚文君一本正经的说道。

“什么就叫不想让我们惊慌了?老姚。”周安民板着脸,梆梆拍着椅子扶手反问道。

薛定国和陆镇疆同时看向了姚文君。

“毕竟我只知道他们往西,详细的并不清楚,与其告诉你们白白担心,不如弄清楚再说。”姚文君笑道,起身走到桌前,看着周安民。

“老周,老姚说的也是,算了,还是说说现在怎么应付吧。”薛定国拉住本要发作的周安民,说道。

周安民冷哼一下,扭头看向别处。

“我看……我们还是不要插手的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过去就是。”薛定国慢悠悠说道。

周安民一惊,回头瞪着薛定国。陆镇疆也是一件吃惊,看着薛定国,心中不敢相信这是他说的话。

姚文君倒是波澜不惊。

“我已经派了信使,想来应该已经送到了,各位回去就做好准备吧。”

姚文君说完,往椅子上一座,看了看薛定国,轻轻一笑。

“也好。”陆镇疆起身,看着薛定国迟疑了一下,带着自己的军官快步离去。

周安民冲着薛定国一声冷哼,甩袖而去。

薛定国是毫不在意,起身,向姚文君告辞。

“不想知道我写的什么吗?”姚文君突然问道。

“什么?”薛定国背对着姚文君说道。

稍作停顿,姚文君幽幽道来。

“屡教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