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 132 章(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我可比盗文便宜多了!9分钱就能看3000字QAQ 她没有与承恩侯府决裂,穿越而来做的最“大逆不道”的事情, 便是昨夜与吕老夫人说的话。

在旁人眼里, 她逆来顺受,针扎在身上都不知道疼, 但在李昱眼里,她分明是处变不惊,进退有度的,所以李昱才会对她好奇。

明白李昱的这种心思, 杜云彤对于李昱各种行为也就丝毫不觉得意外了。

比如宫里的纵马拦轿针锋相对, 又比如,今日的突然出现。

若她所料没错,李昱这次不是来找事的,而是来送灵的。

李昱为太子鸣不平,更为相府鸣不平,他用他别扭不成熟的方式向天下人宣告着, 太子没有谋逆, 太子是被冤枉的。

许如清作为捧着圣旨嫁到承恩侯府的侯夫人,临死之前,宁愿葬在颍水都不愿意入侯府祖坟,可想而知,在相府倒台后,她在侯府受到了怎样的磨难。

大夏朝处于半封建社会, 大庭广众下, 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的, 但随行的又没有能接待李昱的男子,杜云彤只好戴上了帷帽,下了轿,前来参拜李昱。

下人们不敢阻拦李昱,让出一条通道。

嗒嗒的马蹄声响起,李昱一身银灰色蟒袍,束发银冠挽尽青丝,缓缓骑马而来。

不知道是不是在街道上的缘故,五皇子多少要注意些影响,他没再像上次一般纵马拦轿,走到轿子前,便止住了马,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杜云彤。

果然不出杜云彤所料,李昱道:“我来送许相之女回颍水。”

李昱仍用着旧称呼,仿佛不久前许相受太子牵连而导致的满门抄斩没有发生一般。

周围的下人触及伤心事,低头用袖子擦拭着眼泪。

杜云彤点点头,谢过李昱。

晨风拂面而来,吹动着帷帽的一角,半遮半掩间,李昱看到了杜云彤小巧精致的下巴,与略有些苍白的唇。

李昱手指紧了紧马鞭,忽然道:“我没有奉任何人的命令,我是自己要来的。”

十四五岁的少年郎,总是别扭叛逆又敏感的,杜云彤心下了然,语气越发轻柔:“殿下有心了。”

白色的纸钱如雪花一般洒在街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城门。

杜云彤原本以为,李昱把她送出城后,便会停下回皇宫,哪知李昱这一送,便没有停止的意思。

晚间到了驿馆,柳姨娘坐不住了,忧心忡忡地看着杜云彤,一手揽着杜云婵,一手搅着帕子,踌躇道:“大姑娘,殿下此举,不合规矩啊。”

杜云彤道:“我知道,你不要担心,我现在去找他。”

大夏朝的民风并不算开放,有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不过此刻也顾不得许多了。

若是真让李昱一路把许如清送到颍水,莫说许如清了,只怕许相一家在地底下都不得安宁。

月凉如水,杜云彤又戴上了帷帽,去找李昱。

大抵是因为送灵是李昱自己的意思,故而他没有带太多随从,寥寥的几个侍卫守着院子,在地上拖着长长的影子。

李昱的房门大开着,屏风后,李昱穿着家常的云锦衣裳,盘膝而坐,桌前,是两杯冒着热气的茶。

杜云彤的视线落在茶杯上,又不着痕迹收回。

看样子是有人来找过李昱了,要不然桌上也不会有两杯茶。

来人的身份尊贵,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毕竟这个世道上,能够与皇子同坐一席,共饮茶的人,并不多。

从茶杯摆放的位置来看,桌上的茶,是李昱冲的。

杜云彤想了想书里的内容。

书里的李昱并不是主角,对于他是如何登上太子之位的,作者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故而杜云彤也不知道李昱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从一个满身戾气的少年,变成一个让皇帝放心把国家交给他的可靠皇子。

不过,单从李昱知道给人泡茶拉拢人心来看,李昱的内心,似乎并不像他表现的这般莽撞无知。

这样也好,与聪明人打交道,会省不少心。

屋里的烛光昏黄,杜云彤双后平放在膝上,温声开口道:“殿下仁爱泽被世人,若母亲在世,也会感激殿下相送,只是殿下乃天家之子...”

话未说完,就被李昱打断了:“你也要我回宫?”

杜云彤敏锐地捕捉到了李昱话里的“也”字,看来劝李昱回去的不止她一人。

刚才的那个人,似乎与她有着同样的目的。

夜风透过窗户吹了进来,屋内的烛光闪了闪,一个冰冷低沉的声音响起:“殿下,你该走了。”

他虽然喊着殿下,但话里并没有太多对于李昱身份的畏惧之意,反而有一种不容置喙的斩钉截铁。

杜云彤微微侧目,便见一人着鸦青色衣裳,身披月色而来,眉眼轻舒,犹如利剑藏锋,行动之间,长发随风远去,自有一番不染人间烟火的疏离清冷。

杜云彤瞳孔微缩,有一瞬的失神。

千雁是许如清的丫鬟,比百灵大上许多,年龄和阅历摆在那,自然也比百灵稳重得多,哪怕面对劫匪时,她也是一脸平静,眼底一丝波澜也无。

而如今,她脸上的平静,出现了一丝波动。

波动?因为姜度去祭祀许如清?

某种念头一闪而过,杜云彤的眉头动了动,道:“不用。”

“我现在过去。”

千雁嘴巴张了张,手指紧紧攥着帕子,欲言又止。

离许如清的墓碑越来越近,杜云彤听到了姜度隐忍的,低低的声音:“清儿,我总以为,一切都来得及,所以才会永远慢一步。”

“我错过了大哥的葬礼,错过了你的婚礼...”

杜云彤身体微僵,百灵一头雾水,不解话里的意思,杜云彤深呼吸一口气,道:“百灵下去。”

百灵一脸迷茫退了下去。

姜度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那时候,我以为,我再也不会错过什么了。”

“谁知道,我又错过了你的葬礼。”

千雁肩膀微微抖动,杜云彤闭了闭眼,道:“你跟我来。”

走到远离许如清墓地的地方,杜云彤道:“有什么,只管说便是了。”

千雁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杜云彤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声中,连猜带蒙脑补出了许如清与姜度的过往。

之所以说连猜带蒙,是因为千雁并不是许如清身边最初的大丫鬟,许如清身边的大丫鬟放出去嫁人后,她才被提拔上来,对于当初之事,也只知道皮毛。

不过,再怎么只知道皮毛,但见姜度与许如清年龄相仿,一身白衣而来,又一路护送杜云彤回颍水,她心里便隐约知晓姜度的身份了,更别提姜度每日天不亮便去许如清坟前,待天亮之后方走的事情了。

千雁道:“姑娘,夫人命苦,您,您别怪她。”

杜云彤揉了揉眉心,扶起千雁,道:“我知道了。”

“他出来后,你告诉他,我找他。”

得知姜度与许如清的关系后,杜云彤心里打了个突,她的容貌与许如清有八分相似,并不太像杜砚,那么有没有可能,她爹不是杜砚,而是姜度?

杜姑娘残存的意识对姜度依赖又眷恋,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要知道,杜姑娘在承恩侯府长这么大,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姜度的,怎么可能会对一个陌生有那么深的信赖感?

此事关系到杜姑娘真实的父亲,杜云彤不敢大意,有心想问千雁,可那个时候,千雁还是个孩子,根本接触不到许如清,所以还是只能问柳姨娘。

柳姨娘原本是许如清的心腹丫鬟,一路伺候着许如清走过来的,许如清与姜度若是有什么事情,必然是瞒不过她的。

杜云彤回到灵棚,便让人请来了柳姨娘,询问当年往事。

杜云彤说的隐晦,柳姨娘只以为她打听当年之事,不觉红了眼,道:“姑娘,夫人是真的命苦。”

柳姨娘如泣如诉,杜云彤终于得知了许如清完整的过去。

许如清出生的时候,是皇帝与几位王爷斗得最为激烈的时候,许相为了保护家人安全,把除相府所有亲眷送到了祖籍颍水。

故而许如清是在颍水长大的。

颍水有元宵节放荷灯的习俗。

每当元宵佳节,勋贵们便会领着孩子放荷灯祈福。

小小的姜度与许如清就这般认识了。

盈盈的河水映着盈盈的烛光,星河灿烂聚集在姜度的眼底,他看着面前粉雕玉琢的小姑娘,道:“我叫姜度,姜家二郎,你叫什么名字?”

许如清笑眼弯弯:“颍水,许如清。”

妾发初覆额,郎骑竹马来,且不知情深几许,却只道两小无猜疑。

后来朝堂尘埃落定,许相接家眷回京都,杏影重重,人去楼空,只余一声二郎我等你。

桃花开了又败,许如清从十二等到十六,最终等来的却是太后的赐婚。

十年相识,四年相思,终成一生空想。

皇帝为防止相府以子女联姻动摇皇权,一纸圣意,将许如清赐婚手中并无实权的勋贵之后,承恩侯世子杜砚。

后来许如清成了京都人人称颂的侯夫人,纵然被吕老夫人各种刁难,她也不辨不闹,温婉大方。

再后来,相府倒,她被小吕氏害死。

杜云彤听完之后,半晌无语。

生于富贵锦绣又如何?生为女子,便天然不得自由。

明黄圣旨的寥寥几笔,便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嫁给她不爱,也不爱她的承恩侯杜砚,

之后余生被困侯府,上有不喜她的婆婆,下有不省心盼她早死的小吕氏,整日里在一方天水院打转,直至死了,也只能眼望颍水,却什么也说不出。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