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巨变(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殿下,这是我们静安府的纺织坊。”

进入静安城。

刘钧一行首先去了工坊区。

毕竟这是景州的重中之重。

刘钧面前一个占地数百亩亩的大型纺纱坊。

来时,柴冬青说这里有一八工人在工作。

点了点头,刘钧带着众人走了进去。

进入坊房,他首先看见一条条流水线。

这些流水线上的金属纺车正在蒸汽机的带动下快速旋转。

在纺车前,十米一个女工在看管。

从坊房这一头到另外一头足有二百米。

而这样的坊房在这里有三十多个。

“这里每天产布多少匹?”刘钧问道。

“日产五万匹。”柴冬青洋洋得意。

这个效率对他来说十分惊人了。

刘钧点了点头,这种规模的纺织坊在每个府都有。

因为如此巨大的产量,现在景州的布匹价格十分低廉。

以前景州的百姓因为买不起布穿的破破烂烂的。

但现在,只要不懒,谁家都补缺新衣服穿。

同时,因为低廉的价格,东洲市场上布匹生意基本上被景州垄断。

低廉,质量又上乘的景州布,根本找不到一个竞争对手。

从纺织坊出来,刘钧又去了静安府的钢铁坊。

得益于铁路,现在金州的铁矿和煤能够源源不断运往各府。

为了拓展钢铁产能,现在每个府都有能力建设自己的钢铁坊。

钢铁坊之后,刘钧又去了罐头坊,玻璃坊,水泥坊,机械坊,水泵坊等一系列工坊。

除了军事工业外,民用工业在景阳城有的,这里基本上都有。

如此一来,静安府自己的产能便能够满足本地人了。

无需空耗运输资源,从外地运来。

而且,还能够第一时间通过海贸贩售。

离开工坊区。

刘钧在柴冬青的陪同下巡视了静安城的建设。

如今静安城内处处通了水泥路。

主城区,沿街的商铺鳞次栉比。

里面卖着形形色色的景州商品。

怀表,摆钟,玻璃镜,香水,白糖等等不一而足。

除了商铺,这里还有静安公孰。

路过公孰的时候,他听见了里面郎朗的读书声。

“殿下,要不要进去看看?”柴冬青见刘钧在公孰前停下,问道。

“不了,免得打扰他们读书。”刘钧笑道,“各类科目都开了吧。”

“开了,开了。”静安府教育司的官员抢着回答。

“自从殿下从景阳城调了一批教书先生来,这里就不单单只有一门课了。”官员说道。

刘钧点了点头。

这两年,景州科技学堂的学员已经正式毕业。

这六百多人如同种子一般被他洒向了景州大地。

他们中,除了一部分精英进入新成立的研造院研造他提供的技术外。

剩下的一部分则进入各类公孰培养新一代的景州学子。

现在,景州的新式教育基本上是成形了。

不出十年的时间,景州新一代的科学水平将独步天下。

“教育关乎江山社稷,一定不能马虎了,在公孰里切勿拿出官场上的那一套,要给学员一个自由学习的环境。”刘钧重重嘱咐。

“是,殿下。”众人应了声是。

接着刘钧道:“对了,官府办的夜课,你们可都去了。”

“去了,去了。”众人纷纷说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