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强的声音(下)(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苏克青,你认为西夏军队强不强大?”郑朗问道。

别人不知道,但郑朗知道这两人的武艺,当年赵允迪派来的五个大汉让他们打得玩一样,打跑了。若不是顾忌,他们能分分钟让五名大汉全部趴下来。又与党项人交过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所以郑朗问了一问。

苏克青摇头。

“为什么?”

“党项人最强大的时候是在赵继迁(李继迁)时代,上下齐心,所以我朝多次不能力克。如今赵元昊军队多,但诸族混乱,又有一些部族不服,军纪不严,虽多,反而不及赵继迁时强大,若论强大,此时最强大的党项军队乃是府州折家军队。”

“咦,”郑朗惊讶地看着苏克青。

不能说单靠历史找能人,有的人因为机遇扬名,有的人有才华,但没有机遇,于是埋没。如战争成就了狄青,但没有战争,让杨文广晚年才成就一些小名气,埋没了他的才华。杨文广还算幸运的,至少杨家此时算得上一个中\ 等家族,在朝堂没有发言权,但有许多人担任着一些小官。还有更多的人,彻底的埋没了才华。

没有后来的战争,仅凭分析,说出这番话不易了。

郑朗想到这里,对“大伯”说道:“结账。”

伙计连忙跑过来,说道:“我家小娘子吩咐过,闻听郑状元前来饮食,免去郑状元的费用。”

“你家小娘子?”

“是啊,我家小娘子对状元十分仰慕。”

江杏儿抿起小嘴乐。

郑朗白了她一眼,说道:“谢过你家小娘子,不过我没有这个习惯。”

樊楼原来叫矾楼,但主人确实姓樊,祖上只是一个小脚店主人,因为经营得当,历代小心翼翼,才积累了今天的名气。不过好象野史上说因为规模大,创造的财富惊人,樊家无法守住,被迫在后来换了主人。

那是野史,正史没有记载,不能全部相信。不过想要保住这份产业,虽与权贵多有往来,以樊家的力量恐怕不容易。

可一个樊家的小姐出面,也是古怪来哉。

对樊家的背景郑朗不感兴趣,也不想交际,坚决地看着伙计,说道:“多少钱?”

伙计迟疑一会说:“六百三十二缗钱。”

江杏儿吐了吐舌头,也是至今郑朗花费最大的一笔吃饭费用。

郑朗也咋舌,不是他一人吃饭,每天来樊楼吃饭的不知凡几,一年能赚多少钱?虽然成本也高,为了奢侈,几乎所有器皿都是银子、金子与象牙制做,但收益同样惊人。况且两百万斤酒又能得多少钱?

出了樊楼,郑朗说道:“去杨家。”

到天波杨府,也不当真,杨家在宋朝地位远没有演义中的高,宋朝四大家将当中刘家将是充数的,杨家将同样就那么回事,倒是种家与折家才是真正的家将世家。

……“小娘子,太子宾客硬要付账。”伙计小心翼翼的看着眼前的小姑娘。

“我早知道他会这样做。”

小姑娘美丽的脸蛋上浮现出微笑,眼睛里闪着无数个小星星。

伙计看她陶醉的模样,无可奈何,心中更有几份怨言,你早知道了,何必来此着?

“王二。”

“小娘子,在。”

“你说我跟他后面学习计账之法如何?”

郑朗十二岁查账,也当作奇闻在民间流传。十二岁便将账面查得一清二楚,况且此时的郑朗。

不过伙计支吾着不敢答应。

“难道不行吗?”小姑娘坐在四楼的栏杆上翘着小腿,不服气地问:“难道我不如那个粉妓?”

伙计更不敢说话,心里说,人家是修了几百年积的德福,整个宋朝也不过就一个江杏儿,你虽然是良家子,地位也高,能跟那个妓子相比么?况且自家主人也不会让你拜入郑家做一名小妾。

“你看,他出来了。”少女兴奋地看着郑朗。

如今郑朗已经娶妻生子,但岁数不大,才华风流,对一些少女依然有着致命的诱惑力。不仅是樊家这个小姑娘,有许多小姑娘对郑朗仍然犯着花痴。

伙计无奈,喊道:“小娘子,当心啊。”

樊楼第四层离地面已经有四十多米高,一不小心跌下去,小命非得呜呼哀哉。

小姑娘缩回身体,趴在栏杆上用手托着香腮,看着郑朗远行。

得,你慢慢看吧,我还要忙呢,伙计退了出去。

这一幕郑朗不知道,到了杨府,门前一个小湖,也就是后来的杨家湖,在开封的西北位置。

杨府面积也不大,更不会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佘太君的原型折家的折氏死了近三十年,如今主持家务的是杨继业大儿子杨六郎的妻子。

这也出忽郑朗意外,之所以杨延昭称为杨六郎是因为契丹人让他杀怕了,根据契丹人对天上的星宿传说,说北斗七星中第六星专克契丹人,所以称呼他为六郎。

他妻子更不是柴郡主,否则立下那么大功劳,只是地方的长官,没有调回京城,或者担任一路的防御使。

一个普通的党项人,不但杨六朗的妻子是党项人,他的儿子与侄子也多娶党项人为妻,包括杨文广的夫人慕容氏。杨宗保也有,但不是少年英雄,而是杨业的一个孙女,这时候早就嫁人了,成了一个母亲。

血统杨家上下多是纯净的党项血统,久在京师,生活习惯已经完全汉化,没有人将他们当成党项人。

杨夫人客气的让郑朗坐下。

面对这个前途无量的青年人,纵然是杨六郎在世,也不敢托大。

吩咐下人呈上最好的茶叶,沏茶。

“杨夫人,我来想见一下令郎。”

“是大郎,还是二郎,三郎?”白发苍苍的杨夫人问道。

看着眼前的杨夫人,郑朗对比了一下心中的杨家将,未免有些失望。不过杨夫人年近八十,也算是高寿,郑朗还是很客气地说:“是三郎。”杨延昭三个儿子,长子叫杨传永,次子叫杨德征,第三个儿子正是杨文广,是杨延昭的老来子,全部因父亲之功荫补为低层官员。就是杨文广此时也有二十八岁了,长子杨传永都年近花甲。

“他在当值。”

“杨夫人能否在他下值之后,让他来严记客栈见我?”

“郑知府所托,妾身那敢回绝呢?”郑朗此次前来,不停的用着敬语,让杨夫人受宠若惊,客气地回答道。

郑朗这才告辞。

走出来,郑朗摇了摇头。

知道杨家将的故事除了杨业与杨六郎外,其余的不能当真,但今天一行,心情多少有些影响的。

“官人,你为什么找这个杨文广?”江杏儿不解地问。

杨业有功,可对宋朝有功的人不要太多。但郑朗今天表情有些不对劲,江杏儿能察觉出来。

“你不懂。”郑朗说道。

他找杨文广,不是挽救杨家将,是有其他的原因,杨文广有军事才华,虽战例不多,但那数战全部大获全胜,晚年筚篥城一战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杨家是党项人,在鄜州多有杨家的族人,与折家以及其他党项部族多有联亲,如果利用好,也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具体怎么用,郑朗不知道,但隐隐觉得用了杨文广,会在西北产生一些有利的影响。

往回走。

半路上让两个小黄门拦住了,满头大汗地说:“郑知府,快进宫吧,皇上与满朝文武在等着你呢。”

跑得苦啊,先是到严家客栈,说郑朗到樊楼去了,找到樊楼,说郑朗离开。以为他回家严记客栈,回去又没有找到。好在京城认识郑朗的人很多,问了人才知道郑朗到了杨家。

小黄门自然不会将杨家放在心中,但从城南跑到城北,来回跑了四十多里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让小黄门带进宫,此次商讨军务不是在御书房,而是在视朝的正殿垂拱殿举行。

几乎京城所有的重臣全部到来。

郑朗施施然的走进大殿,冲赵祯施了君臣礼,看了看,挤在富弼身边坐下。

富弼推了推郑朗,低声说道:“你不能坐在这里。”

俺只是一个知谏院的言官,你是太子宾客,坐在下首成何体统。

“与你熟,坐着舒服。”郑朗也低声说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