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应天府(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朱元璋站在应天府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

已经是至正十四年了,自从起兵以来,朱元璋的心胸,就格外地宽广,但是,现实总是不尽人意。

进攻采集,是他既定的战略意图,只有来到了江南,才能打开局面。但是,现在占领了这里,局面却没有打开。

在他的东边,元将定定扼守镇江;东南张士诚已捷足先登,占据了平江,杭州,转掠浙西;南面元将八思尔不花驻徽州,另一军屯宁国;西面池州已为徐真逸所据,还有已经建立的天完政权;东南外围则元将石抹宜孙守处州,石抹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

想要在这个纷乱的局势里面打开局面,那就只有一个方法:打!

一直都在被元军围攻,导致朱元璋虽然在应天府站稳了脚跟,却出不去。

现在,围困朱元璋的行省军队,已经撤守各处要地,应天府暂时的围困,应该是解除了。

该从哪里找个突破口呢?

朱元璋的心思默默地动了起来,在这个乱世之中,他一直能混到现在,靠的是什么?武力!

朱元璋的兵力虽然弱小,但是,他的军队训练绝对是第一的,军队的素质一直很高,想要进入他的军队,必须经过严格筛选,那些不适合当士兵的,绝对不会进入他的队伍,而且,他的大将,尤其是徐达,更是勇往直前的猛将,所以,他的军队,战斗力一直都高于元军一个档次。

但是,他的军队装备的武器,让他非常不满意。

他所占领的区域,几乎不产铁,上次从张士诚手上诳来了几千斤铁,早就用磬,现在的武器,几乎主要靠缴获,导致武器很不趁手。

而且,朱元璋很后悔,给他制造火器的焦玉,也跑到了张士诚的阵营里,现在张士诚的军队,主要以火器为武器,威力巨大,还装备了许多火炮,听说那些火炮,一炮就可以轰塌城墙,真有了那种武器,攻城还不是手到擒来啊。

那个焦玉,在自己这里,内造出什么高明的武器来,听说到了张士诚那里,反而受到了重用,这让朱元璋心里很不满。

焦玉本来是自己的人,该找张士诚要回来!

“平章大人,江北传来军情。”一个亲卫喊道。

自从小明王韩林儿坐了皇位,就开始对麾下百官进行设立,朱元璋打下了集庆,占领了大片地盘,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这个官职朱元璋根本不稀罕,但是为了显示自己对君主的服从,还是让下人这么称呼自己,只有最亲密的兄弟,还是接着称他为大哥。

江北有军情?难道是北方的鞑子有异动?

朱元璋进军江南,江北的鞑子,主要交给刘福通来对付,但是,朱元璋仍然不放松对江北的监视,有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耳朵。

“说。”朱元璋说道。

“北方鞑子朝廷有不稳迹象,大概因皇权之争,皇上与太子两人相互隔阂,大同和太原的两支军队,据说还有了火拼。”亲卫说道。

大同是元将孛罗帖木儿所部,太原是扩廓帖木儿所部,两人分别效忠的是当朝天子和太子,这两个人死掐,说明了真的出了问题。

皇权之争,历来都是最残酷的斗争。

不过,这样最好,鞑子不仅无力对付各地的起义军,还起了内讧,对于起义军,对于自己来说,绝对是个好机会。

那就意味着,可以暂时忽略鞑子的力量,自己可以接着扩大地盘,攻城略地了。

他早就看中了另一个战略要地:镇江。

镇江在应天府的下游,与扬州隔江相望,打下了镇江,扬州迟早也是自己的。而且,镇江也是鱼米之乡,粮产丰富。

在这个乱世,固守自保,迟早都得被别人吞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强大,强大,再强大。

朱元璋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很早就脱离了郭子兴单干,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虽然头顶上还有着郭子兴,郭子兴的头顶上还有着韩林儿,但朱元璋知道,这些都是名义上的。

要是他有了和张士诚一样的武器,那么,何愁大事不成?朱元璋在羡慕张士诚的同时,也非常嫉妒,自己要是有了张士诚那样的武器,早就打遍全国了,可是这个缩头乌龟,居然又当起鞑子的走狗来,做了个什么江南江北行省的左丞。

这让朱元璋有些看不起张士诚,这个人,虽然有能力,却缺乏成就大事的必备条件:野心。

江浙最富,恐怕张士诚的打算,就是枕靠在财富堆上睡大觉吧!

朱元璋猜得非常准,历史上的张士诚,的确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得到了江南最富庶之地之后,彻底堕落,不思进取,军队失去了战斗力,在眼巴巴望着陈友谅被朱元璋消灭之后,他也被朱元璋秋风扫落叶般地干掉了。

只是,历史不会再重复,既然张阳成了张士诚,自然知道想要上位,得不断地强大自己,绝对不能原地踏步。只是,张阳更懂得,积蓄实力很重要,在某些时候,妥协并不可怕,名义上服从元朝,只是名义上而已,他随时都可以再次起兵。

“大哥,我的手下,抓到几个来城内贩私盐的。”郭英找到了城头上的朱元璋,和他说道。

历来盐业都是一个收税的重点行业,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占领之地,想要贩盐可以,但是必须得缴纳一倍的税款,这也是他财政收入的重要一项。

由于朱元璋占领之地都在内陆,所以,所有的盐都要从外面输入,这样,就有些不法盐贩,想要走私海盐。

郭英主管应天府的安全,昨天的时候,他的手下,抓到了几个盐贩子。

若是普通的盐贩子,毫无疑问,抓到了,要么砍头,要么让对方缴一笔丰厚的赔偿款,根本无须上报。

郭英接到人的举报,准备去抓获几个盐贩,此时,他们正在应天府里面最大的一家货栈交易。

看到四周出现的士兵,这几个人没有丝毫慌张,更加剧了郭英的怀疑,普通的私盐贩子,看到官军,最先的反应就是逃跑。他们的来头,一定不小。

接下来,盐贩子中间的一个人走出来,拿出了一锭金子,不错,是金子,说这些就当作罚款了,接着,对方拿起扁担,就想走。

按说这些金子足够罚款,郭英本来想放过,可是,总感觉有些奇怪,这些盐贩的身手作风,更有些像是军人。

“站住!”郭英大喊道。

这时,正准备出去的盐贩慢慢回过头来,手中已经多了一把短小的火铳。

“快闪开!”郭英大惊。

能够配备得起火铳的,这哪里是什么盐贩,分明就是张士诚的手下。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