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章 签定协议(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关于东北与符拉迪沃斯托克停战协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如下:

俄方

1:中东路之主权归民国东北所有

2: 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为通商口岸, 对东北输出之商品俄方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税赋, 增加东北商人之负担。

3:符拉迪沃斯托克方面赔款3500万美元作为东北军军费及地方经济损失之补偿。 赔款第一年付款1500万元, 余下以道胜洋行在华资产作抵押, 分三年付清, 年息6厘。

4:俄方士兵在未经许可之下,不得以任何名义进入民国领土, 违者视为破坏协议, 不得以任何名义重新开启战争。

中方(东北)

1:自达成协议起, 东北即刻撤军, 十日之内军队撤至黑龙江境内,停止对俄军一切进攻。

2:东北释放俄军战俘, 并协助俄方重新恢复武装力量以维护地方治安。

3:东北有协助俄方共同抵抗苏维埃政权东侵之义务。

4:东北协助俄方在海参威建立空军。

“罗哈伊尔, 要是没什么意见, 大家就签字换文吧。” 精通俄国事务的毕桂芳一脸笑意地看向头顶有些秃, 鼻子发红的白俄, 同俄国人打交道多年, 毕桂芳还是第一次这样惬意地坐在谈判桌上面对洋人,而且对面的洋人还是曾经的列强。

而陈友仁作为此谈判的副手, 心里也感慨万千,若是可以, 谁不愿意以这样一副姿态出现在谈判桌上。

罗哈伊尔没有作声, 默然签字换文, 与毕桂芳相互握手之后,便率众离去。 作为极少数在谈判桌上损失俄国利益的人,罗哈伊尔的心情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总算把协议签定下来, 咱们也算是对大帅有所交待了。”拿着俄方换文。 毕桂芳爱不释手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脸上乐呵得开了花。“友仁啊。 大帅对你可是十分器重, 对于这次谈判, 你心里有什么别的看法没有。”

“ 不虚此行, 大帅知遇之恩,难以为报。” 陈友仁简短的道, 语气十分平静, 不过看向协定激动无比的眼神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想法。

“ 还有谢米诺夫的人等着咱们去谈。 日本人催得紧, 好像跟他们打了胜仗似的。” 提起日本人, 毕桂芳等在座的人都没什么好感。

“ 谢米诺夫以黑龙江以西的西伯利亚铁路向日本作抵押拿贷款, 为了得到铁路的控制权。 日本人自然要比我们心急。” 陈友仁冷冷一笑,“ 既然日本人心急, 咱们或许可以从谈判桌上多敲一下日本人的竹竿。”

“ 这一仗真是打得好啊, 不仅打出了东北军的威风, 所得之利益几乎相当于东三省一年的收益。”毕桂芳捏着胡子。脸上满是欣喜。

%%%%%%%%%%%%%%%%%%

噼哩啪啦…. 一阵鞭炮的声晌响起, 随着辽河民航公司东家 张锦洪为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客机剪彩, 一架可容纳12人的客机向前来的观众展示着巨大的身姿。

一些没有坐过飞机的士绅, 商人纷纷新奇的打量着面前的新奇事物, 虽然在奉天城上空见识过飞机也不是一两回了。但航空处的是军用机,寻常步兵师的军官都见不到,更别提这些普通人, 如此近距离接触飞机还是他们的第一次。 看到这些木头, 钢铁零件拼凑起来的东西竟然能载人飞到天上, 不由啧啧称奇。

“这玩意真能飞到天上? 就一些木头拼凑起来的, 不会掉下来吧?”

“哪能, 这种飞机可是经过了无数次实验才成功开发出来的, 早就进行过试飞了。” 张锦洪呵然笑道,“就知道你们会有这种怀疑, 幸好我早有准备, 小马, 请咱们的战士过来!”

“好嘞!” 一个看上去十分机灵的年轻人连忙打了声电话,不一会,一辆运输卡车从机场的道路上向这边驶来。 上面是八个穿着蓝灰色军服的士兵。

滴滴滴….汽笛声响起时, 其他人早就让到了一边。

“ 下车!” 刘班长一声令下, 哐地一声,然后刘班长带着其他7名士兵纷纷跳下来, 迅速列队, 一路小跑到飞机旁边。动作简洁精悍。

“刘班长, 要辛苦你上机展示一下了。”张锦洪热情地握住刘班长的手道。

“ 不必了, 张先生,没有别的事, 我们就上机了。” 刘班长简洁明了地道。

“好, 好。” 张锦洪连连点头。

“啧啧, 竟然能把军人请过来打广告, 张大老板, 你这能量不小啊。” 旁边一些人瞪圆了眼睛, 有前还是旧军的时候, 出些钱请那些苦哈哈的大兵力事, 那是手到擒来,不守指望他们办多大的事, 那也是不可能的。 可是从秦宇掌管奉天军政开始,军人便开始职业化, 想要出钱请士兵给自己办事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寻常大街小巷串街的大兵身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常见, 即使有些士兵在外面打零工, 也不会借着部队的名义。

“哪里是我能量大, 是市政府对企业多有扶持, 知道航空公司在创办前期会有一些困难, 所以特地向军队那边申请了半个班的士兵帮我解决一下困难。” 张锦洪乐呵呵地笑道, “ 寻常普通人就是出钱讲尽了的好话也没这么大的胆子, 哪里像这些当兵的, 直接明了, 都不给我套近乎的机会。”

“那倒是, 咱们的士兵那是枪林弹雨里面杀出来的, 坐个飞机又算得了什么。” 此时东北的民众对军队里的士兵, 那是另眼相看, 特别是在中东路战争之后 。 这些民众大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此时看到这些士兵分外觉得亲切。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