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决战海岛(二)(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此时的冯钜同样心急如焚的坐在指挥室里,中华帝国东大洋舰队正全速行驶在海面上,向着维尔岛驶去。由于敌方目标的变化,让东大洋舰队的航程加长了不少,造成了维尔岛的空档期,这也是雷姆斯歪打正着,直接打在了中华海军的软肋上。

尽管冯钜知道331团会坚守到最后,但他还是非常不安,如果被波士顿人掌握了维尔岛,他们就有了继续进攻的支点,他们甚至可以将国内的喷气式战斗机拆成散件海运到维尔岛,这样波士顿空军的战力就会大大加强,自己围歼对方的算盘就不那么好打得响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两天,他们距离波士顿舰队只有三百公里了,再也等不下去的冯钜决定舰载机群立即升空,空袭波士顿远洋舰队。此时东大洋舰队中并非只有十二艘航母,而是有二十艘,这是中华海军第二批建造的‘南明’级航母中刚刚下水的十二艘中的八艘,为了增加此战的胜算,方睿君把他们部署到了东大洋舰队。

中华帝国一直遵循人员训练与舰只建造同步的原则,水兵们甚至深入船厂和技术工人们一起工作,这的建造方式让中华帝国的军舰形成战斗力快了不少,这才让新一批的航母战斗群赶上了此次海上大决战。

在冯钜的命令下,舰队中所有的一千三百二十架旗鱼2c型攻击机全部升空,除留下一百二十架作为舰队护卫之外,其余一千两百架旗鱼2c攻击机在十六架预警机和三十六架旗鱼2d电子战飞机的辅助下,向着维尔岛的方向飞去。

同时所有携带了反舰导弹的巡洋舰对也加快速度,向着波士顿舰队的方向靠近。这次冯钜是孤注一掷,打算在敌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一次性投入所有兵力,尽最大可能给敌方造成重创。

在距离波士顿舰队六十公里处,所有的三十六架电子战飞机同时满功率开机,全面干扰着维尔岛周围数百海里内的波士顿通讯与雷达。波士顿各艘战舰的雷达屏幕上顿时出现了一片雪花,所有的旗鱼2c型攻击机加快速度,向着波士顿人的舰队冲去。

“有敌袭。”正在波士顿帝国舰队上空警戒的海盗式战斗机,第一时间发现了从远处扑来的中华帝国舰载机群,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无线电已经无法使用了,一架飞机立刻向航母甲板上降去,希望能够快速通知舰队。

其实已经不需要他的通知了,当无线电和雷达同时失灵的时候,雷姆斯已经知道出了问题,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所有战斗机立刻升空,因为它非常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由于此时的鹰击2型反舰导弹体型过大也太过沉重,旗鱼2c型攻击机无法携带(鹰击3型空载反舰导弹只在中华岛装备,并未给中华帝国空军),此时他们攻击对方舰队携带的,只有激光制导炸弹和重量比较轻的近程空空导弹。

“不要理那些战斗机,我们先进行轰炸。”随着空中指挥官的一声令下,攻击机群纷纷打开加力冲了过去。超越音障的旗鱼2c型攻击机的机头膨起一团肉眼可见的气浪,驾驶飞机的飞行员们瞬间感到身体的压力猛增,有些人甚至出现了黑视,但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抗荷服的帮助,他们没有人会进入眩晕状态。

那些驾驶着海盗式战斗机的波士顿飞行员只觉得眼前一花,机身旁一股气浪穿过,震得飞机咯吱咯吱响,险些散了架,而对方的飞机已经看不到了。利用高速摆脱了对方的护航战斗机,一架架攻击机纷纷打开雷达,锁定了各自的目标,一枚枚激光制导炸弹飘然落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向着对方的军舰冲去。

波士顿海军在上次遭受导弹攻击和电子干扰之后指定了一个预案,一旦受到对方攻击,就打开自己的新装备进行干扰。“敌人开始攻击了。”负责瞭望的水兵们大声喊着,甲板上早就等候多时的水兵立刻开始行动,他们将特殊的锡箔条抛洒器对准了空中,开始轮流打起了锡箔条。

这是在上次遭受导弹攻击后,波士顿科学家们准备的新武器,他们发现锡箔条对雷达的干扰非常大,它自然也能干扰依靠雷达或红外进行制导的导弹。这次他们看到对方攻击机开始投弹,他们也不知道这些炸弹是否是制导的,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心里,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锡箔弹打向了空中,一时间空中由如散开了无数的礼花弹,湛蓝的天空都被闪亮银光完全遮蔽了。

可惜波士顿海军的水兵们没有想到,这些炸弹是使用激光制导而非雷达制导的,激光导引头根本不怕锡箔条的干扰,一枚五百公斤的制导炸弹在空中诡异的一转,向着‘企业’号航空母舰冲去。

沉重的炸弹落在航母宽大的水平甲板上,直接在企业号的前甲板上炸开了一个大洞,就连机库里的飞机都受到了波及。好在燃油库没有被引燃,才没有将这艘航母炸沉,但是即便如此,这艘航母也已经暂时失去了起降飞机的能力。

在一千米的高度上,打头的上百架攻击机几乎同时投放了机翼下的重磅炸弹,那些犹如长了眼睛一般的炸弹,纷纷击中了各自的目标。这让一直等着锡箔条建功的高炮部队大出意外,他这才醒悟过来对方的炸弹是不怕锡箔条的,此时他们才手忙脚乱的对着天空射击起来。

给读者的话:

鼎力支持苏亦楠新作《凰图之一品女太医》,好书不容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