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交换补缺(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到了渑池,已经不在是以前杨奉这些白波贼刚刚卸甲归田,刚刚开始种田开荒的模样,而是一翻充满金黄色喜悦的气分。

刚刚秋收完成的农民们,都早已分配好了粮食准备过冬。

小部分的士兵们依例巡逻于各个官道上,维护着原本治良良好的各家各户。

周扬在车窗边看得十分欣慰,心想若是没有战争的话,不仅仅是渑池,其他地方的百姓们也会过得像这样安逸。

然而太平的生活都是靠战争所换来的,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过了一千多年之后依然如此。

只有赶走强悍的外敌,才能够确保家园的发展。

“真怀念当年与于吉这老家伙,一起坐在麦田里喝酒的日子啊!”周扬忍不住感叹道,“那时候的思想多么单纯,一心只想助先帝一统天下,如今看来,真是初生牛犊的梦想哩!”

“但这个梦想,却因为哥哥而越来越接近了。”司马懿道。

“咦?春华妹妹哪里去了?”

当周扬回过头来的时候,却发现张春华不知何时已跳出了马车,引来了过路农民和巡逻士兵的注意。

原本此趟前来渑池,在见到当地官员之前先保持低调,尽量不要招来群观。

可是张春华这奈不住无聊的小丫头片子,却破坏了周扬的这个想法。

司马懿看出他的心思,笑着安慰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下去感受一下当地居民们的热情吧!反正想逃也逃不掉了。”

周扬叹道:“我可不喜欢这样掀头露面的,不管她了,咱们继续赶路,一会儿她会跟上来的。”

于是两人不管张春华,命马夫继续上路。

到了当地官员的府邸时,周扬向守卫示明了自己的身份,立刻令所有人肃然起敬。

没想到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丞相,居然会亲自来到了渑池这规模并不大的小县城来。

周扬让司马懿留在马车上,尽可能不让他与朝廷官员有所接触,以免这颗到哪里都会发亮的珍珠,在失控之下引起了曹丕与曹睿的注意。

当地官员将他迎入府内之后,立刻摆了一桌宴席以作接风洗尘。

周扬不多绕圈子,直接说明了来意。

对方则以当地现状作出分析,认为在一个月内招蓦三千名新兵应是绝无问题,若是以周扬的名声发布招兵的话,保守估计至少会有六千人以前的壮丁前来投靠。

周扬回去后将情况告诉司马懿,后者听完面露苦思。

显然是因为人数太少,毕竟这将来有可能成为一支与诸葛亮或骁勇的羌人作战的军队。

虽然说是兵贵精而不贵多,但是如果初步招级不到一万人的话,经过严格训练与实战经验之后,最后剩下来与自愿留军的人数仍要再减一半。

“也就是说就算拥有六千人,最终成为精兵的顶多只有三千人。”周扬问道。

“这还是最好的预算。”司马懿分析道,“其中仍有许多料想不到的因素,比如临阵退缩者,或是敌人声势过于浩势以扰军心,加上部分人退役的话,就会有更多人离开。”

“不如把洛阳那支突骑兵调过来吧!”周扬提议道。

“这哪里可以?”司马懿愕道,“那可是哥哥的家底,如今咱们打的是国战,而不是一两次普通的战役。”

“那怎么办?”周扬叹道。

“只能暂时用交互替换的方法了。”司马懿沉思了半晌后,才道,“这也是无可奈何。”

“我从未听过这种方法。”周扬奇道。

“就是说将招蓦的新兵调一半到前线,再从前线调一部分回来补缺。”司马懿解释道,“这样可以加强渑池驻兵的战斗力,既能有利于鼓舞新兵士气,又可以减少栽员与不可预料的退役数量。”

“那么前线的战斗力不是减少了吗?”周扬不解地道。

“战争难免会有伤亡。”司马懿叹道,“如果将原本会阵亡的老兵,转换为战斗力弱的新兵,那么就并没有减少多少前线的战斗力了。”

“你是说……”周扬骇然地道,“让一部分新兵理所当然地成为炮灰?目的就是为后面的老兵铺路,白白断送性命在战场上的吗?”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