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丹鼎方士(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七十八章:丹鼎方士

当年正一真人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于汉顺帝时期在巴蜀鹤鸣山修真造符。

直到张陵死后,道教宗门恐将实情传出,天师在道民心目中威信扫地,但又不得不给一个说法,以安教民之心。

当时洪雅瓦屋山一带氐羌民族大多崇信五斗米道,于是其子张衡假设权方,使张陵在鹤鸣山成仙弄假成真。

然而洪雅瓦屋山令张陵后人心惊胆颤,且又有口难言。

一年之后,张衡变相继去世,直到黄巾起义失败,这一段“尘封日子”就再也没有人去擦拭它。

历史的本来面目愈埋愈深,只有那屹立在瓦屋山下、青衣江畔的碑刻向世人倾诉着张陵创立天师道的悲壮业绩。

而左慈的丹鼎派则是以练丹修仙为主道,教派位于风景壮丽的首阳山顶。

因此这两家道教支派,也被当时称作东道派与西道派。

如今丹鼎派在东道弟子们的四处奔走之下,发展得有声有色,除了左慈之外,其他弟子多是主动与朝廷搞好关系,使得后来首阳山也成为了魏国的主要陵墓。

首阳山因“日出之初,光必先及”而得名,首阳山镇因境内有首阳山故名。

周扬乘着曹睿专注于北境鲜卑军情之时,刚好可以把朝中的要事交给文龙去帮忙处理,事实上曹睿也没有给他什么重要批文,只不过身为丞相,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杂事会经他手办罢了。

到了首阳山镇,这里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丹鼎派的弟子,以及崇信东道学术的信徒。

可是当周扬寻人问及左慈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他避而远之,就好像左慈这个名字是一个诅咒那么忌讳。

后来一个当地村民告诉他,左慈至今仍是魏国的通辑犯,虽然朝廷并没有特别派人捉拿,可是丹鼎派的弟子们为了与朝廷搞好关系,都不愿与他为伍,甚至早将他从道派中除名了。

“那么现在谁才是丹鼎派的掌门人?”周扬不禁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村民说道,“也许你自己上首阳山顶上看看,才会有所得案哩”

“多谢老人家。”周扬告别村民之后,便往首阳山而去。

凭着他惊人的体能与轻巧的身手,不到几天就攀上了首阳山顶。

此时刚好是一个新的清晨,远眺东方,只见霞光如涂,斑烂绚丽,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北望巍巍太行横空出世,千姿百态,滔滔黄河奔流东去,一泻千里;南面则是中岳嵩山众峰插云,逶迤蜿蜒,伊洛如练,在阳光下闪烁;西瞻,伊阙朦胧,古都依稀。

再俯瞰脚下,一片陵峦起伏,拔地而起,欲与首阳试比高。

周扬环视周围,沃野青翠,稼穑旺盛,充满着盎然生机。

只见一座新盖起的道观,正座立于不远处的前方,而他无心留恋风景,即刻向道观奔去。

门前两名道徒向来者施礼,旁边的添油箱正摆在十分抢眼的地方,而且以朱红配黄色滚边点缀。

周扬明白其意,向添油箱里投放了一些碎银之后,才问道:“请问丹鼎派掌门人可在里面?”

两名道徒对他出手比寻常百姓阔绰,原本颇为满意。

可是经此一问,又马上露出了怪异的神情,只是随便几句道家术语溥衍了事,东拐西转下也没有给出答案。

周扬只好借着参观之名,自己进去走走逛逛了。

里面的人除了与左慈穿着同样道袍之外,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修真味道,更没有半点仙风道骨,有的只是满身尘世间的俗气和普通人的肉眼凡胎,所看到的事物无不是外面上的感观。

而不像左慈那样能够洞悉到天地灵气,惟有像周扬这种极为特殊又与道教相关的新奇人物,才会引得他的好奇,并且愿意花时间去好好研究其中原由。

周扬感到有些失望,看来今趟前来丹鼎派,只能上上香添添油罢了,对于帮郭太后实现最后的心愿根本于事无补,除非可以走好运去碰到左慈。

“没想到周丞相居然大驾光临。”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东方朔。”周扬转身一看,不禁讶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