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救治贾诩(1/1)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沮授那激动的言语,赵云双眼含泪的模样,华宇都看在了眼里,只不过,现在的华宇,并没有太多时间和他们做过多的交流,在华宇看来,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依旧躺在病床之上,等待华佗救治的贾诩。虽然,华佗已经有改变自己原则的想法,却没有同意救治贾诩,贾诩是生是死,依旧还是一个难题。“华神医愿救文和否?”看着华宇担忧的眼神,华佗突然感到无比的疑惑。自从自己被人带到这里以后,见到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关心贾诩,这贾诩到底是个什么人,为什么都这么关心他?“尚请华太守带路。”成功了,华佗愿意救你了,文和,你有救了。其实,华佗早就已经说出了答案,可能是关心则乱吧,华宇根本就没有听出来罢了。“华神医请。”将华佗带进贾诩的病房以后,华宇就和沮授、赵云在门外等候。华佗进入房间以后,并没有过多观望这间朴素的房间,径直的走向了病床。病床上躺着一个面无血色,看起来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这个中年男子十分安详的躺在床上,如同进入睡梦一般。在看向贾诩的第一眼,华佗便皱起了眉头。望、闻、问、切,乃是华夏医术的精髓,华佗行医数十年,这些技术早已是熟练无比。仅仅只看了一眼,华佗就觉得情况不对,于是,赶紧将贾诩的手,从被窝中抽出,开始切脉。不知道过了多久,华佗早已是大汗淋漓,但是,帮助贾诩切脉的手,却依旧紧紧的按在贾诩的脉搏处。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脉搏?

这个问题,不停的在华佗的脑海中盘旋。最终,华佗放弃了,他缓缓的将贾诩放回原来的模样。将贾诩放回原状以后,华佗摇着头叹了口气,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以后,便起身走了出去。华佗推开房门以后,看着三人希翼的目光,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默默的底下了头。这二十多天,华宇因为心忧贾诩的身体,从来就没有好好的休息过,本就是心力交瘁。而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华佗,说服华佗来救治贾诩,居然也没能救活。华佗原本就是华宇唯一的希望,而现在,连华佗都无力回天,瞬间就让原本憔悴的华宇摇摇欲坠。幸好赵云还站在华宇的身边,一看到华宇状况不对,立刻便冲了过去,将华宇扶住,这才让华宇稳住了身形。看着华宇的模样,华佗心中更是无比的愧疚,如果自己早一点来,或许贾诩也就不会死了吧。“华太守,贾郡丞在老夫来此前,便已然去世,皆因老夫之过,还请华太守节哀。”听到华佗的话,沮授顿时就觉得不对劲了。贾郡丞在老夫来此前,便已然去世?难道主公没有告诉华佗,贾诩服用过“假死丹”?

“华神医可曾医治?”这有关系吗?难道说,自己没有救治过贾诩,贾诩还能活过来不成?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华佗还是回答了沮授的话。“未曾医治。”听到华佗的话,沮授就明白了,华宇肯定没有告诉华佗,贾诩服用过“假死丹”。既然没有告诉过他,那贾诩未必就没有救了。“华神医有所不知,吾家主公因有奇遇,于高阳深林之中,拜得先秦大将白起,白大将军为师。曾于白大将军墓中,取得一颗神丹,名唤‘假死丹’。据主公所言,白大将军留下之竹简,曾言明,便是靠此神丹,躲过昭王赐死之劫。而吾家先生,便是服用此丹,陷入假死之境。”“假死丹”?世上还有这种丹药?换作任何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去怀疑,就连沮授和赵云,曾经都怀疑过,只不过看着贾诩从未有过改变的身躯,才相信世间真有这种神丹。而华佗,在质疑了片刻之后,便释然了。华佗释然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根据历史记载,在战国时期,先秦不止一次,在全国各地大肆的抓捕道士和医师,让他们炼制长生不死的丹药。虽说他们没有炼制出,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丹药,却也炼制了不少可以治病救人的丹药,他们不一定就炼制不出,可以让人陷入假死的“假死丹”。第二,沮授说,华宇在高阳县,一个森林的深处,拜得先秦大将军,白大将军为师,这不会有假,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根据历史记载,白起是在咸阳,被先秦昭王赐死,他是怎么活下来的?他是怎么来到冀州的?

唯一的解释便是,正如沮授所说的那样,白起依靠假死丹,陷入了假死,从而躲过了一劫,然后来到了冀州,隐姓埋名活了下来。第三,贾诩的身体。华宇出榜已经有二十多天,按道理来说,贾诩的身体应该已经腐烂,可是,贾诩的身体没有任何的异样。而且,华宇还说过,贾诩身中剧毒,按道理来说,身中剧毒之人,面色要么漆黑,要么是铁青,可自己看到贾诩的时候,贾诩是面无血色,根本就是死人。综合以上几点,也不由得华佗不信。只是,有一点他十分的迷惑,为什么华宇没有告诉他,贾诩服用过假死丹呢?可是,现在的华宇已经晕倒了,自己也没时间再去问了。于是,华佗便再次的走进了贾诩的病房之内。其实吧,也不能怪华宇粗心大意,华宇认为,华佗既然是当世神医,自然能够看出贾诩并没有死,所以也就没有告诉华佗,也是为了,避免华佗过多的纠缠,耽误救治贾诩的时间。钜鹿郡,大汉朝平叛军队的大本营之内。一个太监模样的人,正于北中郎将卢植的营帐之内,宣读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中郎将卢植,卢子干,久攻广宗而不利,命左丰押解还京。使中郎将董卓,董仲颖为帅,钦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