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国舅爷(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昭宗接到王建的奏表,才知道王建已得了成都,他隐隐觉得,对于朝廷而言,王建做西川节度使并不一定就好过陈敬暄,但此时已别无他法,只得下诏拜授他为检校司徒、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云南八国招抚使等职。

过了没几天,韦昭度、吴融回到了京师。昭宗一见韦昭度,气就不打一出来,竟把他贬为了东都留守,吴融则改授侍御史。

张浚、孔纬、韦昭度相继被贬离京后,外朝大臣的“南司”力量陡然削弱,内宫宦官的“北司”几乎就控制了整个朝廷,除了杜让能、杨崇望等几位朝臣外,内、外朝中,就几乎再没有人能与杨复恭抗衡了,杨复恭也因此更加肆无忌惮,昭宗心中的不满自然也就日甚一日。

李顺节自从被昭宗亲自擢升为殿前指挥使并赐姓改名后,暗暗发誓一定要效忠天子。他见天子已对杨复恭生厌,便也与杨复恭疏远了,并向昭宗密告了杨复恭的种种不轨之举,昭宗自然也就把李顺节视为了心腹,并想借助他来制衡杨复恭,故而对他恩宠倍至,不久,又再次擢升他兼领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杨复恭眼见得李顺节平地青云,将相一身,对他这位干爹反而越来越疏远了,甚至于倨傲无礼,不禁大为懊恼,既后悔当初不该把李顺节送给昭宗,又担心这个“干儿子”会对自己不利。

太后有一族弟叫王瑰,原本整日里斗鹅、跑马、蹴鞠悠闲惯了的,但此时却突发奇想,心心念念地想离去做一镇节度使,他对昭宗道:“臣已年近四十,不能再蹉跎了,就请圣上给我一座藩镇治理,也好让臣为圣上尽一份力。”

昭宗见他说的至诚,便问杨复恭该如何办理,杨复恭却道:“王莽乱汉,武三思危唐,这都是前车之鉴,外戚绝不可封拜外镇!如果陛下真的喜爱国舅爷,何不就在朝中委任他个高位呢?”

昭宗依其所言,就赐给了王瑰一个工部尚书的实职,不想,王瑰不但不领杨复恭的情,而且还对他心怀怨愤。自此之后,一见到杨复恭就恶言相加,百般辱骂。杨复恭暗地里发狠道:“好好的国舅爷你不当,自己偏要找死!好吧,老夫就成全你。”于是,他假装忍气不过,对昭宗说道:“既然国舅想当节度使,干脆就答应他算了。”

昭宗大喜,问道:“天下大镇,哪里有空缺啊?”

杨复恭假做思索状,半晌方道:“黔南节度使李义府新近刚刚去世。”

昭宗遂以王瑰为黔南节度使。

王瑰心愿得尝,大为高兴,诏书一下,就带了上百位宾客、亲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前往黔南去赴任。

王瑰刚一离开长安,杨复恭即遣心腹飞马送给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一封密信,让他设计除掉王瑰,杨守亮当即遣人在王瑰等人将要乘坐的舟船上做了手脚。不久,噩耗报至长安,王瑰一行的坐船,在吉柏津全部沉没,王瑰及其宗族宾客二百多人全都溺水身亡,无一生还!

昭宗又惊又痛,李顺节趁机奏告:“臣已探知消息,此事乃杨复恭指派杨守亮干的!”昭宗大怒,一气之下就把杨复恭贬为了凤翔监军。

杨复恭恼羞成怒,不但不去凤翔赴任,而且还赌气上表请求致仕,昭宗当时正在气头上,也没多想,竟当即答应了他,让他以上将军之位致仕。

昭宗使者至杨复恭府第宣罢圣旨,回宫复命,杨复恭气恼之下,竟丧心病狂地遣心腹张绾将使者刺杀于半道之上。

杨复恭府第位于昭化坊,靠近玉山军营,而玉山军使杨守信恰是杨复恭的养子。因而,杨复恭致仕后,杨守信就经常前去看望。李顺节得知此事后,密告昭宗道:“杨复恭与杨守信整日里密谋,意图谋反。”

昭宗闻奏,怒道:“杨复恭已成逆贼,不讨伐何以立朝廷之威。”也不与朝臣商量,便命李顺节率领神策军以杀害朝廷使节的名义,捉拿杨复恭,而且,他还亲自率军至安喜门为李顺节壮威。李顺节大喜,率领神策军就把杨府围了起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