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错字(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正月十日,正是科考放榜之日,金榜之前人山人海。杜荀鹤、张曙、吴仁璧、李琪与罗隐虽然一大早就赶了来,但还是来晚了,只得在人群后掂着脚尖巴望着金榜。杜荀鹤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姓名,位于金榜第八名,不禁欢叫道:“昭谏兄,你看,有我,第八名。”张曙、吴仁璧、李琪也在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各人兴奋之情自是不言而喻。罗隐心中虽然有些发酸,但他毕竟是豁达之人,随即也就释然了,连连向四人道贺。

李琪是从江陵特意赶来应考的,罗隐是节前奉钱镠之命来长安供奉面君的,特意寻到了杜荀鹤,由此也结识了李琪、吴仁璧等人。但有些事情他却并不知晓,杜荀鹤此次赴考,是带了朱温给主司春官裴贽的荐函来的,而张曙则是在考前拜谒了新拜宰相崔昭纬。崔昭纬自从中和四年中得状元之后,凭着他善于钻营的本事,果然是一路官运亨通,仅仅七年就当上了宰辅相。由此,罗隐对卜者罗尊者之能就更加信服了。

张曙与杜荀鹤同年而生,今年刚好都是四十五岁,而杜荀鹤的诞辰恰巧又正是此次放榜之日——正月初十。罗隐大感有趣,特意献诗道:

金榜晓悬生世日,玉书潜记上升时。

九华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

春闱过后,张曙、李琪准备留京候用,杜荀鹤想去大梁,吴仁璧则打算先回苏州老家省亲,罗隐自然是要回杭州,但却表示愿陪杜荀鹤到汴州一游。吴仁璧自从与罗隐相识后一见如故,故而也愿意先陪他们去大梁。杜荀鹤大喜,三人便结伴东行。

三人行至陕州,听说朱温正在攻伐魏州,罗隐突然提出要往魏州一游,杜荀鹤大感不解:“魏州正在用兵,何必去凑这个热闹?”

罗隐尚未回答,吴仁璧却插口道:“魏州眼下虽有杀星,但不久就会月明风清。”罗、杜二人知道,吴仁璧精于易术,颇有先见之名。

罗隐说道:“罗某此番进京,钱公还给了我另一个使命,那就是借机交好北方诸镇,尤其是汴、魏二州,以共同应付淮南之乱象,眼下,汴、魏却打起来了,罗某必须弄明白:这朱温为何无缘无故地要攻伐魏州呢?”

罗隐哪里知道,朱温攻伐魏州,纯粹是为了出气!去年,朱温怂恿朝廷大出王师与诸侯之师讨伐李克用,可谓声势浩大,但却被李存孝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给搅得七零八落,丢尽了颜面,致令朝廷雪上加霜,更加一蹶不振;而汴州更是损兵折将,声威大减,心中一股无名火无处发泄,便移怒于罗弘信,竟以魏州交好河东不助王师军粮之名,令各路大军向魏州杀去,敬翔苦劝不住。

汴军进入魏州后果然是所向披靡,各路捷报频传:丁会、葛从周、牛存节连取黎阳、临河等十邑;先锋将牛存节竟以千余人大破魏军一万二千人;庞师古、霍存则接连攻陷淇门、卫县。朱温大喜,当时就有了借机平定魏州的想法,便亲自率大军随后继进。

罗弘信大恐,匆忙召集了八万大军,并在内黄摆开了大阵,意欲与汴军大举决战。不想,两军接战之后,汴军五战五捷,魏军大败而逃,汴军一直追至永定桥,斩首一万余级。

罗隐等进入魏州后,先遣人给罗弘信送去了一封自荐信。罗弘信此刻正为魏军连败之事烦着呢,哪有功夫看信,便让判官安乘亿代阅。不想,安乘亿拆书看罢,竟是气愤不已,对罗弘信言道:“这个罗隐真是狂士,书中叙述家世,竟称主公为兄长。此人不过杭州一介幕僚,却竟敢如此蔑视朝廷大镇诸侯,实在可恶!”

罗弘信虽说出身行伍,但却极为看重文士,一听说是罗隐的书信,当时就把信夺了过去,并对安乘亿说道:“罗隐名振天下,许多王公大夫都被他轻薄,他能称呼老夫为兄长,老夫已经是够荣幸的了,他现在何处?”

安乘亿答道:“罗隐和新科进士杜荀鹤、吴仁璧马上就要到魏州城了。”

罗弘信一听,当即起身,亲至郊外迎接,并以兄弟拜见之礼与罗隐相见,随后就延请他们至节度使厅,设宴招待。席间,罗弘信殷勤备至,一口一个“贤弟”,其子罗绍威虽也年过三十,但对罗隐更是恭谨有加,张嘴闭嘴称地叫着“叔父”。罗隐见罗弘信对自己如此谦恭;心中甚是满意,又见罗绍威状貌堂堂、英姿勃发,更是喜爱不已,一张丑脸满是笑意。

李山甫与罗隐素有交往,说话也就随便些,说道:“昭谏可知,少帅虽是武将,文采却也不俗,尤其喜欢你的诗文。你不是自号江东生吗,少帅便将他的诗集取名为《偷江东集》。”

罗隐大感兴趣,笑道:“我老罗有什么好‘偷’的?快取来让我瞧瞧。”

罗绍威忙令人取来了《偷江东集》,双手呈给罗隐,谦恭地说道:“都是小子涂鸦之作,定是辱没‘江东’二字,还请叔父不要笑话!”

罗隐接过,就在席上翻阅起来,果见佳作连篇,其中一首《咏柳》诗道:

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

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

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

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

咏《白菊》诗道: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

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苍苔。

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

罗隐连声称“好”,再看《夏荷》一诗,当读到“楼前淡淡云头日,帘外萧萧雨脚风”时,不禁拍案起身,连称“妙得很!”当即令人取笔墨来,要为罗绍威赠诗。罗绍威大喜,忙亲自磨墨伺候,罗隐立成一律:

寒门虽得在诸宗,栖北巢南恨不同。

马上固惭销髀肉,幄中犹美愈头风。

蹉跎岁月心仍且,迢递江山梦未通。

深荷吾人有知己,好将笔力当英雄。

罗绍威视若至宝,后来,他就将该诗放在了《偷江东集》的卷首。

众人复又入席,席间,军报不断,竟全是魏军败北、汴军挺进的消息,罗氏父子心情烦躁,越喝越是无味,但罗隐却充耳不闻,只管与李山甫、杜荀鹤、吴仁璧谈诗饮酒。罗弘信父子见他酒兴正浓,不忍打扰,可李山甫却忍不住了,说道:“昭谏有所不知,汴军眼下正大举攻魏,情势已是十分危机,今日这酒恐不能尽兴了!”

罗隐丑脸一抬,奇道:“这与我等喝酒何干?”

罗弘信此时终于忍不住了,说道:“贤弟有所不知,实不相瞒,我军连败,情势危机,正拟遣使太原,向李公求救呢。”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