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谗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朱温自河中率军抵达同州之时,据守同州的韩建判官司马邺当即就开城投降了。朱温一进入同州,不禁浮想联翩。当年,他就是在这里归唐的,那时,他兵寡势困,前程茫茫;而今,二十年过去了,他已成了拥有百万雄师、威服半个天下的霸主了,自然是今非昔比,心中不免有些暗自得意。

此时,车驾被胁迫西幸凤翔的消息尚未传至华州。朱温先遣司马邺前往华州给韩建传话,并威胁道:“韩公何不尽早知过自新,难道还要朱某引军亲赴华州吗?”当日,朱温即率军自故市南渡渭水,向华州进发。

韩建闻讯大惊,连忙遣时为节度副使的李巨川去迎接朱温,并请求投降归附,同时还献上三万两犒军银。

朱温一见李巨川,就沉脸质问道:“先生可知韩建之罪吗?”

李巨川从容答道:“巨川只知韩公之功:爱民富农,上奉朝廷,迎天子而免乘舆远迁,修宫室而复京师朝廷;卫护三辅,供奉殷勤,真不知韩公罪在何处?”

朱温恶声道:“三镇以兵挟军,致令銮驾播迁石门,韩建为其恶谋;擅杀皇亲朝臣,致令天子幽辱属镇,韩建为其恶首;与李茂贞互相表里,致令天子难处,韩建为其恶从。有此三罪,可是为人之臣者所为?”

李巨川道:“诸侯守镇,各有其法,当时当事,自有其因。不过,巨川不明白的是:梁王此来,是向韩公问罪呢,还是来迎驾东归呢?”

朱温不语,李巨川继续道:“现今圣上度日如年,君侧有韩全诲等人威逼,藩镇有岐王以兵胁迫,梁王此时不速迎圣驾,却问罪于区区华州。一旦宦官、岐王劫驾西去,梁王若追,必有逼迫圣驾之嫌;梁王若不追,待圣驾西去,凤翔必矫诏宣谕天下,称梁王逼迫京师,致令圣驾远幸,若如此,梁王恐有百口也难辩其冤了!”

朱温大悟,温言道:“先生之言,乃是大理!”遂准韩建所请,移军西向长安。直到大军行至零口西,长安的探报才到,说是韩全诲等人已劫驾西奔凤翔去了。

朱温一听,不禁大为窘迫,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敬翔道:“若我军此时进京,必会引发京城骚乱,也就坐实了逼迫圣驾的恶名,不如暂且回军,再做商议。”朱温依言,只好率军东归,回到了赤水。

朱温刚到赤水,突有贵客求见,朱温请入,原来是前宰相张浚。寒暄过后,张浚突然说道:“听闻韩建曾上表劝天子出幸凤翔,可见,韩建实为李茂贞一党,若不先灭韩建,将来必成后患。”

朱温闻言大怒,当即又引军直逼华州,声言不杀韩建决不罢休。韩建听说朱温去而复回,只吓得脸色煞白,呆坐在帅案前,一筹莫展。李巨川道:“主公莫惧,听说当初主公与梁王有兄弟之约,主公何不主动出城迎谒亲往谢罪呢?如此,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韩建一听有理,当即单骑出城,亲自至赤水迎接朱温。说来也怪,朱温一见到面貌酷似自己的韩建,立时就想起了二人当年在同州相处的情景,心中的怒气竟然就烟消云散了,不过,他还是绷着脸责问他与李茂贞合谋胁迫天子之事。

韩建俯首叩拜道:“梁王您忘了吗?愚弟我不识字啊!华州所有奏章、书函、檄文都是李巨川所书,如果梁王所言是真,那这些事,肯定都是李巨川背着我所为的。”

朱温也知韩建所言漏洞百出,但此事总是要有人顶罪的,可是,这个李巨川确实是位大才啊,杀之实在可惜,他一时没了主意,只好问计于敬翔。

此前,朱温曾不止一次地提到过李巨川,爱慕之意溢于言表,一向沉厚公正的敬翔此时竟暗生了私心,担心一旦李巨川为朱温所用,自己的地位必然会受到影响,便对朱温言道:“李巨川确为奇才,但此人外号‘的卢’,良驹倒是良驹,只怕不利于主人。”

敬翔这一提醒,朱温当时就想起了王重荣、杨守亮的下场,遂下令将李巨川斩首示众。可怜一代名士,就这样蒙冤而死了!远在苏州的陆龟蒙闻听此事后,大为悲愤,当时就作诗叹道: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地阍。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