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宰相债(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钱镠自平董昌、复取苏州后,声势大震。不久,朝廷加封他的诏书就到了,不仅加封他检校太师,进爵越王,画像凌烟阁,就连他的乡里也都受到了荣封:其乡赐名为广义乡,里赐名为勋贵里,其居第称衣锦城,村后的石槛山改称衣锦山,村前的大官山改称功臣山,就连村前的那颗大树也被赐以“衣锦将军”的荣号。钱镠自是得意万分,有事没事就回乡里游防,而且每次回乡,都要宴请全乡老人,甚至于用锦缎覆盖山林。罗隐常常劝阻,他却根本听不进去。终于乐极生悲,就在他回乡之时,飞贼闯入了他的衣锦城,钱镠虽然武功不错,但因久不习练,还是被飞贼刺伤了左臂。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而且越传约走样,等传至扬州时,竟变成“钱镠已被盗贼所杀了”。

杨行密闻听“钱镠被杀”,趁机令步军都指挥使李神福率军攻取杭州。钱镠闻讯,连忙令顾全武率军迎击。顾全武扎下八寨迎战淮军,两军列阵相斗,未分胜负。顾全武便指使一名军士扮作淮军混入淮营刺探军情,此事很快就被李神福觉察到了,但他却诈作不知,而且还故意当着这名军士的面对诸将道:“钱镠还活着,杭州兵早有准备,我军根本就无法取胜,传令全军,今夜三更全军班师回扬州。”

当天日暮,李神福令羸弱军卒先行,李神福亲自殿后,但却暗自令行营都尉吕师造率精兵埋伏于青山之下。

顾全武得到密报,果然出兵追击。行至青山下,吕师造突然率伏军杀出,李神福又率军杀了回来,两相夹击,吴越军大败,被斩首五千多人。混战之中,顾全武坐骑受伤倒地,将顾全武摔出去好远,李神福远远望见,飞马赶到,将其生擒回营。次日,李神福即率淮军抵近临安城下,安营扎寨。

钱镠闻听顾全武被擒,当时就哭倒在了地上,大叫道:“苍天啊,你为何丧我良将?”又闻听李神福率军来攻临安,只好遣忠勇都将秦昶率军迎敌。不曾想,秦昶早就对钱镠的奢靡不满了,竟率其所部三千人全都投靠了淮军。

李神福从秦昶口中得知,钱镠确实没死,而临安城墙又极为坚固,防守也极为严密,根本就无法攻破。李神福此时已是孤军深入,一旦两浙援军到达,他必会陷入险境,心中就萌生了退军的想法,但又怕被钱镠知道后会派军追杀。最后,他想到了一个计策:先是遣人守护钱镠的祖坟,禁止砍樵采伐;随后又请顾全武写了一封家信,相报平安;并于各要道多插旗帜,虚做军寨。

钱镠果然上当,误以为淮南大军到了,竟主动遣使致谢求和,并奉送了大量钱粮犒军,李神福这才奏凯而还。

杨行密闻听顾全武被擒,起初还有些不信,等到须发皆白的顾全武被押到扬州后,杨行密这才确信是真,不禁喜出望外。然而,无论杨行密怎么敬重、相求,可顾全武就是不降。徐温劝道:“顾全武难为我用,若为他人所用,必不利于我!不如杀之,以成其志”。

杨行密自袁袭死后,越来越信重报应之说,从不轻易杀人,便对徐温道:“顾全武‘长者’之誉,名传天下,杀之徒负恶名!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不如就用他换回秦裴吧。”

徐温无奈,只好同意,遣使前往杭州。钱镠喜出望外,当即遣人把秦裴护送回了扬州,杨行密则把顾全武放回了杭州。

正在这时,已被昭宗赐姓的张浚之子李俨自凤翔辗转来到扬州,以江、淮宣谕使的身份宣读天子诏书,加封杨行密为中书令、吴王,朱瑾为平卢节度使、冯弘铎为武宁节度使、朱延寿为奉国节度使,并诏命杨行密起兵讨伐朱温,攻取宿州、徐州。

杨行密大喜,立令其妻弟朱延寿出兵攻袭宿州。不想,朱延寿却以准备不足为由,拒不执行军令。杨行密虽然气恼,却也无可奈何。

其实,朱延寿这已不是第一次不遵奉军令了。朱延寿,外号“朱三郎”,他既是淮军中有名的骁将,又是杨行密原配夫人的弟弟,杨行密起初对他确实也以心腹相待,重用为泗州防御使。不想,朱延寿到任后,却自恃骁勇,竟越来越嚣张跋扈。等到杨行密有了悔意时,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了,他只好对其姑息纵容,睁一眼闭一眼。

李俨到扬州后不久,杨行密突然双目染疾,视力模糊,而且病情日渐严重,到了后来甚至于进出都要人搀扶,但还是免不了磕碰,经常把头碰出血来。军中本就有不少人认为杨行密已经年老势弱,他这一病,就更有人认为他快不行了,甚至于姬妾奴仆也对他渐生轻视之心,竟欺负他看不见,经常做些无礼的比划嘲弄他,唯有小妾史氏不但没有怠慢他,反而对他更加体贴,照顾得更加周全。许多将领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敬重他了,尤其是朱延寿、田颙、安仁义三人,更是连正常的参拜、禀告都懒得去了。

此时,杜荀鹤蛰伏淮南已近十年,他预感到淮南将要发生大乱,便趁机与淮南实力最强的田颙结交。田颙此时正是用人之机,不久就把他聘为了行军司马。杜荀鹤劝田颙趁着杨行密还清醒之时,赶快要求把池、歙二州话给他。田颙深以为然,竟亲至扬州,直言要求杨行密将池州、歙州划归宣州。杨行密不但不准,而且还告戒他:“本王平定淮南以来,一直想保境息民,望你等也不要自恃兵强财富,好为攻取。”

田颙虽然口头上应承,一转身却当众抱怨道:“吴王年纪确实大了,已无一丝一毫的豪杰之志了。”此言传至杨行密耳里,杨行密自是恼怒不已,口中难免就流露出了对田颙的不满之意。杨行密左右官吏甚至于一些狱吏闻听杨行密此言后,竟然趁机向田颙索取贿赂。田颙对亲兵道:“难道吴王要将我下狱不成?你们看,连狱吏都来向我索贿了。”当日,他就偷偷地离开了扬州。出南门之后,他回头指着城门对亲兵们言道:“田某恐怕再也不会进入此门了!”

李神福听说此事后,对杨行密言道:“田颙必反,宜早除之!”

杨行密道:“田颙有大功,眼下反状未露,不可杀之,否则,诸将会人人自危!”

杨行密遂以李神福为升州刺史,暗嘱他防备田颙。

李俨一再以朝廷诏命催促杨行密出兵攻伐徐州、宿州,杨行密为了证明自己“并不老”,决定亲自率军北上,淮南军政则委托给了节度副使李承嗣,并令军吏准备好巨舰以为伐梁大军运送兵粮。徐温听说后,劝道:“运河久不通行,葭草芦苇杂生,必会堵塞河道,巨舰恐怕难以通行,不如改用小船,也许更为便利。”

杨行密道:“我军人多,用小船运粮,如何能来得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