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阎王城(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镇州被围已近一年,虽然镇州仓储很多,怎奈军民众多,城中粮食很快就用完了。张处瑾无奈,只好令五百精壮突围出城,寻求粮食。阎宝故意让开一条出路,设下伏兵,准备一举而歼之。但他万没想到,镇军出城后,不往外走,却突然向围城晋军发起了攻击。阎宝心想:真是不自量力!遂令围城晋军就地而战,并注意保持围城阵型。不想,竟有上万镇军从缺口处一拥而出,直扑晋军。晋军久围镇州,早已懈怠,万没想到镇军此时会杀出城来;而镇军士卒困守已久,早就憋着一口恶气,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眨眼间就将围城的晋军杀得七零八落。镇军犹不罢休,接着又纵火攻打阎宝大营,阎宝无法抵御,只好收军撤围,退回了赵州。镇军将晋军营垒尽数捣毁,并将其粮草运进了城里,晋军军粮颇多,一连运了好几天,也没运完。

李存勖闻听此事,大骂阎宝无能,立令李嗣昭为北面招讨使,让他接替阎宝,继续围攻镇州。

李嗣昭接令后,率军星夜赶至镇州,设伏于九门之外的晋营废墟之中。果然,张处球率领着一千余人出九门运粮。李嗣昭伏兵大发,镇军惊慌失措,被斩杀殆尽,张处球好不容易才退回了九门。李嗣昭正要策马杀敌,突然间自身后飞来一箭,差一点就射中他的头部。他回头一看,只见在一堵断墙后还藏着三个镇兵,正在向他发箭。断墙位于一片废墟之内,根本就无法策马,李嗣昭仗着自己箭术精湛,根本就没把这三个镇兵放在眼里,从容地从背上取下弓,正准备搭弓上箭——就在李嗣昭稍一低头的瞬间,三个镇兵却同时发箭!李嗣昭听到弓弦响,赶忙抬头躲避,也算他技艺高超了,竟然在间不容发的当口,躲过了两支,但却没躲过第三支,而且,这一箭正中脑门!李嗣昭大叫一声,伸手往箭壶去拔箭,不想箭壶已空空如也,只好忍痛拔出脑门上的敌箭,反手甩出,利箭带着鲜血直冲一名镇兵而去,正中镇兵喉头,镇兵当场而亡。

李嗣昭额头喷着鲜血,勒马而回,回至营中,尚流血不止。他强忍疼痛对任圜道:“我大限已到,我死之后,千万不要让镇人知道我的死讯,泽、潞之兵就都……委托……给先生了。”说罢,用手指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张了张口,就气绝身亡了。

任圜强忍悲痛,仍以李嗣昭军令督率诸军急攻镇州。镇人尚不知李嗣昭已死,任圜一边攻城,一边遣使入城,以祸福大计晓谕镇人,劝其投降,镇人半信半疑,张处球便请任圜当面对话。任圜率兵至城下,张处球登城对任圜道:“城中兵食俱尽,早有出降之意。只是担心,我等久抗晋王之师,若泥首出降,恐无活路,恳请任公怜悯,为我等指一条生路。”

任圜答道:“公子先人罪大,肯定难以宽容。按理说,罚不及嗣,公子本可从轻。只是公子不该依城抗拒了一年有余,还连伤我大将。到如今山穷水尽了,公子才想开城出降,以此来看,公子也难免一死。不过,坐而待毙,总不如及早伏首听命为好!”

张处球闻言,已是泪流满面,哭道:“任公之言,实为至理!”遂遣其儿子出城,上书乞降。

任圜自己不敢作主,正要遣使魏州报给李存勖。突然间,赵州来人报称:阎宝惭愤过度,背部疽疮崩裂,不治而卒了。

李嗣昭、阎宝的噩耗相继报至魏州,李存勖大恸不已,一连几天不饮不食。镇州,区区一座孤城,竟然先后有三位名将殒命于城下,李存勖悲愤之极,发誓要血洗镇州城。因而,对于张处球的求降书,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即命天雄马步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令他务必要攻下镇州。

李存勖随后又命李嗣昭诸子护送李嗣昭灵柩至太原安葬。

李嗣昭有七个儿子,分别为继俦、继韬、继达、继忠、继能、继袭、继远,皆为杨夫人所生。李继能接到李存勖之命后,率领其父之牙兵数千人,护送李嗣昭灵柩出了镇州,但他并没有遵照李存勖之命去太原,而是奔潞州而去。李存勖闻听此事,立遣自己的同母弟弟李存渥飞马追赶,命李继能众兄弟前往太原治丧。李氏众兄弟不但不听,反而要杀李存渥,李存渥见势不妙,只好逃回了魏州。

李嗣昭长子李继俦此时为泽州刺史,按制应当承袭李嗣昭官爵,但他为人素来懦弱,而李嗣昭次子李继韬,小名“留得”,为人却是既凶暴又狡诈,他一到潞州就把李继俦软禁了起来,还故意令心腹牙校杨立率领士卒劫持自己,推拥自己为潞州留后,李继韬假装推让,并遣人将此事告诉了李存勖。

此事又岂能瞒得过李存勖,但此时正是用兵之时,迫不得已,他只好改昭义军为安义军,以李继韬为安义军留后。

李存勖遣人将任圜召至魏州,让他与苏楷等人一起筹划称帝之事。

李存进率军抵达镇州后,扎营于东垣渡,在滹沱河两岸设垒。张处瑾令张处球乘李存进尚无防备之际,率七千精兵突袭东垣渡;恰在此时,李存进也令符习率晋军骑兵突袭镇州城,两军各自取道衔枚急进,却并没有遭遇。

镇兵到达李存进营门时,李存进不禁大吃一惊。此时,晋营几乎就是一座空城,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十七位亲军!李存进忙令一名亲军绕过镇军去向符习求救,他则率领其他人边战边退,一直退至滹沱河桥上,拼力格斗……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