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福将(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李嗣源又对冯道说道:“寡人虽是白丁,所幸四方无事,百姓安康,近年来,上天又特别眷顾,天无大灾,年年五谷丰登,也算是近代以来的康盛之年了。”

冯道听其话音中颇有自得之意,便提醒道:“臣常常记得当年在先皇幕府的一件事情:臣奉使前往中山,经过井陉险道,臣当时担心马会蹶倒,小心翼翼地执辔,直到出了井陉也没发生什么事情。到了平路上,臣便信马由缰,任其自驰,却反而将臣跌倒在地。臣想,为天下者当与此类似!陛下万勿因承平丰熟,放纵逸乐,更应兢兢业业,防微杜渐啊!”

李嗣源深以为然,说道:“不管怎么说,丰年总是好事,百姓日子肯定安逸!”

冯道道:“不然,其实对于农家来讲,凶年、丰年皆有难处。”

“这是为何?”李嗣源大为不解。

“唉!”冯道长长叹了一口气,继续道,“农家碰上凶年,则死于流亡饥饿;农家遇着丰年,则伤于粮谷低贱。只有农家,无论是丰是凶,皆有难处。臣记得聂夷中曾诗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语虽浅近,但却道出了农家人的情景。农人于四种人之中最为勤苦,身为人主,不可不知啊!”

李嗣源大受启发,特意让人将聂夷中的这首诗抄录下来,挂到殿堂之上,时常吟诵。

冯道言事言简意赅,浅显易懂,这正对李嗣源的脾气。李嗣源曾对侍臣道:“冯道性格纯俭,当年在德胜寨只住一茅屋,与从人同器而食,及丁父忧退归乡里,自耕樵采,与农夫杂处,从不以贵贱介怀,这才是真正的士大夫啊!”

冯道自己也喜爱作诗,其诗作也如其人一般,朴实无华,通俗易懂,但却颇有深理,多有流传,如:

穷达皆有命,何须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又如: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豺虎丛中也立身。

李嗣源与安重诲君臣之间的一段风波平息之后,李嗣源对安重诲反而更加信重了,对其几乎是言听计从,而安重诲却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比以前更加霸道了,李嗣源却总是听之任之,有时候看上去,他甚至有些“惧怕”安重诲。

孔循来京办理李从厚与其女儿的婚礼,趁机厚结“花见羞”王德妃,并恳请留在洛阳。安重诲却极力谏阻,还将孔循阻止自己女儿嫁给皇子一事的前前后后向李嗣源禀明了,李嗣源这才知道孔循居心,不禁大为气愤,婚礼一完,即令其离京归镇了。

时为飞龙使的康福善讲胡语,李嗣源退朝之后,经常召其入便殿咨询时事,康福惧怕安重诲,常常以胡语应答。安重诲听说后,大不高兴,当面警告道:“不要认为你讲胡语我就不懂,你只要有一点妄奏,我就会斩你之首!”

康福大惧,对安重诲道:“若安公能放康某出京,康某定将感恩不尽。”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