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雨税(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楚王马殷日渐衰老,只得命其子武安节度副使马希声代其执掌军政,总管内外诸军事务,自此,国政皆先经过马希声,然后才闻于马殷。高季昌在世的时候,曾经多次遣人前往楚国境内大造流言,离间高郁,但马殷却一直不为所动。后来,高季昌又生一计,遣使送书信于马希声,盛赞高郁功勋、名望,并希望与高郁结为同姓兄弟。使者还对马希声言道:“高公常说‘马氏政事皆出自高郁’,马氏子孙将来必定有忧。”马希声竟信以为真,一直在寻找机会除掉高郁。

此时,马希声的妻兄杨昭遂为行军司马,也早就想取代高郁了,整日里在马希声跟前诋毁马郁,说高郁奢靡僭越,外交邻近籓镇,必为心腹大祸,撺掇马希声将高郁尽早除掉。马希声他的话转告给了马殷,马殷却坚决反对,对高希声道:“我能成就如此功业,全靠了高郁之力,你千万不可有此念头!”马希声无奈,却执意要解除高郁兵权,马殷无奈,只好将高郁降为行军司马。

高郁降职后,对其亲属道:“赶快去西山收拾收拾,我即将告老归养。如今狗崽子们已经大了,会咬人了。”这话却被杨昭遂知道了,添油加醋地转告给马希声,马希声大怒。次日一早,高郁正要出门上殿议事,杨昭遂突然率兵将其围了起来,诈称奉楚王马殷之命,将高郁杀死在府第门外。随后,又张榜公布其罪行,诬称高郁谋叛,接着又将其全族诛灭,其亲朋好友受牵连有上百人之多。

到了傍晚,马殷仍不知其事。此时,突然天降大雾,马殷顿觉大雾之中,隐隐有滚滚怨气,遂对左右道:“当年,我跟从孙儒渡淮,孙儒每次杀无辜之人,都有此异兆。难道,现在也会有冤死的人吗?”次日,官吏将高郁的死讯告知了马殷,马殷当时就昏了过去,良久方醒,捶胸恸哭道:“我老眼昏花了,管不了事了,孺子们大了,竟使我勋旧之臣,横遭冤酷!”

马殷又对左右道:“我在赖着不死,实在是碍人眼啊!”当日,马殷因气恼哀痛就病倒了,而且日渐沉重了起来。

马殷自知大限将至,只得着手安排后事,特意遣使至洛阳,奏请传位于其子马希声。李嗣源还以为马殷已经逝世了,遂诏命马希声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使者回到长沙后,马殷将诸子召集到祠堂,手持宝剑厉声说道:“我死之后,诸子须按照长幼顺序,依次继位,若违吾命,可共戮之!”诸子皆唯唯称诺。

不久,马殷就病逝了,享年七十九岁。后人有诗赞曰:

孙儒残存龙骧旗,湘潭龙蛇霸图戟。

若非张佶做作情,世人谁识马王旗。

诸将商议应该先遣兵守卫各处边境,然后再举丧,兵部侍郎黄损道:“我国虽已丧君,但已有新君,有何可防备的?此时应该立即遣使前往邻道,告丧称嗣。”

马殷有十几个儿子,嫡长子马希振最为贤明,但他无意于政事,早就弃官为道士,其次为马希声、马希范,二人同日而生。马希声之母袁夫人甚有美色,深得马殷宠爱,居于家中,故而,马希声先立。

马希声袭位之后,遵照马殷遗命,去建国之制,复称籓镇。李嗣源大为高兴,以其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加兼中书令。

马希声平生最为敬仰的就是梁太祖朱温,平素里也时常模仿朱温的样子,就连饮食都按照朱温的习惯。朱温喜欢吃鸡,马希声袭位之后,每日竟然要杀五十只鸡为餐。居丧期间,马希声脸上毫无悲戚之意。马殷葬于衡阳,出丧之际,马希声仍在津津有味地吃鸡肉,一连吃了五六盘,才打着饱嗝去参加葬礼。前吏部侍郎潘起听说后,讥讽道:“当年,阮籍居丧食蒸豚,今日,希声出丧食烹鸡,真是江山代有贤人出,何朝何代都不乏‘贤人’啊!”

马希声袭位不到一年,也病逝了。六军使袁诠、潘约等遵照马殷的约定,迎镇南节度使马希范于朗州,立之为帅。

马希范好学,善作诗,与廖光图、徐仲雅、李皋、拓拔常、李铎、潘屺、李庄、徐收、彭继英、廖图、邓懿文、李松年、卫酽、彭继勋、萧铢、何仲举、孟玄晖、刘昭禹十八学士来往密切,常有诗词唱和。然而,马希范喜好奢侈,廖光图等人也喜欢饮博欢呼,唯独拓跋常为人沉厚,经常上书劝谏。

马殷、马希声相继薨逝的消息传到扬州后,徐知诰叹道:“楚王起于行伍,战阵之间不知有多少人亡于他的剑下,竟能以耄耋之年寿终正寝,也算是异数了。不过,楚王一生忠厚,但其诸子却都是纨绔骄奢之辈,定然难守父业,楚国自此无宁日矣!”

此时,左仆射、同平章事严可求刚刚病逝,武昌节度使兼侍中李简也病了,并请求回江都养病,徐知诰同意了,不料,李简行至采石矶,就病重而逝了。

徐知询乃李简的女婿,李简逝世后,徐知询擅自将李简的二千亲兵留在了金陵,并上表推荐李简之子李彦忠接替其父,节镇鄂州。徐知诰没有答应他,而是以龙武统军柴再用为鄂州武昌节度使,徐知询不禁大怒。

徐知询自认为自己手握重兵,又占据上游要地,根本就没把徐知诰放在眼里,屡屡与徐知诰争权。徐知诰大为担心,内枢密使王令谋道:“公辅政日久,挟天子以令境内,谁敢不从?知询年纪尚轻,恩信未施于人,很难有所作为,公须今早除去。”

王令谋此言倒是不错,不要说别人了,徐知询对待他的几个弟弟都负礼寡义,而且,诸弟对他也都有怨言。吴越王钱镠赠给徐知询一些金玉鞍辔、器皿,上面皆饰有龙凤图案,徐知询不以其为忌讳,照常使用。徐知询典客周廷望劝道:“明公若能拿出一些宝物来结交朝中勋臣,使其皆归心于明公,那么,谁还能与明公相争呢!”徐知询倒是听了他的,并命周廷望亲自前往扬州办理。

周廷望与徐知诰的亲吏周宗交好,他一到扬州,就暗自去找周宗,将徐知询的所做所为都告诉了他,让他转告徐知诰。反过头来,周廷望又将徐知诰的一些密谋告诉了徐知询。徐知询召徐知诰前往金陵为徐温服丧,徐知诰不但推说吴主不准他离开没有去金陵,反而让周宗设法把徐知询召到扬州来。

周宗对周廷望道:“朝中有人指责徐知询有七大不臣之事,请他赶快入朝谢罪!”周廷望回到金陵,便将此事禀告给了徐知询。徐知询大惧,只好到扬州申辩,徐知诰趁机就将徐知询留在了扬州,以其为统军、领镇海节度使。接着,徐知诰即遣右雄武都指挥使柯厚将金陵之兵召回了扬州,自此,徐知诰才真正掌握了吴国的军政大权。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