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传衣钵(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吴越王钱镠大丧期间,钱传瓘欲与众兄弟同帐行丧,内牙指挥使陆仁章却道:“令公继承先王霸业,将吏们早晚都要拜谒,将多有不便,因此,令公应该与诸公子分帐而处。”遂命主丧者另设一帐,请钱传瓘居于其中,并告诫将吏道:“从今日起,你等只能谒见令公,不必谒见诸公子,诸公子及随从人员也不得妄入令公之帐。”不仅如此,陆仁章还亲自负责巡视钱传瓘及诸公子之帐,昼夜警卫,一刻都不离开。

自打钱镠将军国之事委托给钱传瓘之后,左右将吏皆纷纷依附钱传瓘,唯独陆仁章却昼夜伺候在钱镠身边,对钱传瓘就如对其他王子一样,一直是敬而远之。一次,钱传瓘有要事深夜求见钱镠,陆仁章却以没有钱镠之命为由,死活不让他入见,当时钱传瓘恼怒不已,一向温文儒雅的他竟被气得说了脏话,恨恨地说道:“父王一旦不测,小心你的狗头!”

陆仁章却道:“此非人子之语,也非人君之语,臣不敢听!”当时就把钱传瓘噎得满脸通红。

此时,陆仁章却像换了个人似的,对钱传瓘就如对生前的钱鏐一样,礼重殷勤,钱传瓘不禁大为惊奇,心中便有些不齿,就借着慰劳的当口,将陆仁章召至帐中,故意问道:“若有王弟深夜来见,将军可否准其入见?”

陆仁章答道:“若无令公之命,自然不准入见!”

钱传瓘讥讽道:“将军倒真是忠于职守啊!”

陆仁章从容地言道:“仁章既掌典内牙,职责所在,不敢妄为!先王在位,仁章只知先王,不知事令公;今日尽节,正如事先王一样。”

钱传瓘这才大悟,嘉叹道:“将军真纯臣也!”

另一位内牙指挥使姓刘,名仁汜,与陆仁章一样,一直侍奉钱镠,但为人性格却与陆仁章大不相同:陆仁章性格刚直,刘仁汜却喜欢揭人短处,二人皆遭众人厌恶。一日,诸将齐聚府门,恳请钱元瓘将二人杀了。钱元瓘令其侄钱仁俊告谕众人道:“二将事先王已久,我正要奖赏二将之功,你等却因私憾而要杀了他们,这不是故意让我为难吗?我既然为你等之主,你等就应遵我之命,否则,我现在就回临安,你们另择贤者吧!”众人大惧而退。

钱元瓘遂以陆仁章为衢州刺史,刘仁汜为湖州刺史。后来,又有不少人上书状告陆、刘二人,钱元瓘皆置之不问,自此,将吏和睦,人心大安。

钱传瓘袭位之后,更名为元瓘,兄弟之中,名中有“传”者皆改为“元”。遵照钱镠遗命,出行、颁令均不再使用国仪,而是改用籓镇之礼仪。他还特意建置了一座择能院,命浙西营田副使沈崧负责选材举贤。

钱鏐薨逝、钱元瓘席位的消息报到洛阳后,李嗣源当即加封钱元瓘为吴越王、中书令。

钱镠宁可舍寿也要见和凝一面之事,很快就传到了李嗣源的耳中。因而,和凝一回到洛阳,李嗣源即以其为翰林学士,掌典本届春闱。

贡院旧例,放榜之日,在门口设置荆棘,关闭院门,以防落第者喧闹。本年放榜之日,和凝却令人撤除了荆棘,大开贡院之门。说来也怪,金榜张贴后,参加春闱的士子无论中与不中,皆肃然无哗,竟无一人吵闹。朝野之士皆大为称道:看来和凝所取,定然皆一时之秀了。

不想,有一人却很不以为然。此人姓范,名质,字文素,大名宗城范家营人,生于后梁乾化元年,自幼聪明好学,九岁能诗文,十三岁攻读诗经,十四岁竟然开始收徒做师了!当真是名副其实的天生神童。范质认为,凭他的文章,当在三甲之列,但他万没想到,金榜出来后,他却仅仅名列第十三!他有些纳闷,和凝本届所取,堪称至公,难道自己文中有纰漏不成?

范质虽然满腹狐疑,但还是依照惯例前往和府去拜谢座师。令他称奇的是,他一进和府,和凝竟亲自起身相迎,而且还满脸含笑地对众人说道:“本座的‘衣钵’来了!”

后来,范质才知道,和凝阅卷之时,就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称其文“辞理独殊,文风颇健”,本想点为头名状元,后来却特意把他列在了第十三名——因为,和凝当年应举登第之日,正是名列第十三!

场屋之间,历来有一种旧俗,座师往往把本场中他最为满意的士子列在座师当年中第的名次上,这就是所谓的“传衣钵”,其意与禅宗之意大致相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