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神相(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辽国终于被击退了,晋帝石重贵在一路欢呼声中回到了大梁。

此次迎战辽军入侵,景延广居中调度,指派有方,其“各守其地”的战略也确实令契丹人心存顾忌,不敢长驱直入,应该说功不可没。然而,众臣皆对他颐指气使的做法心存不满,就连石重贵也对他屡屡抗旨心生了芥蒂,担心他会因此而坐大,将来难以控制。桑维翰则趁机上奏,说景延广“不救戚城,致令大将危殆、天子临难,实为大罪”。于是,石重贵一回到大梁,就让景延广离开了大梁,改任西京洛阳留守,并让高行周接替他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也就是宿卫军统帅。

景延广郁郁不乐,认为石重贵是过河拆桥,又担心辽国日渐强盛,更担忧将来国破身危,竟然日夜纵酒浇愁,变得萎靡不振了。

此番朝廷为了抵御辽国,已经是倾国所有,国库里更是一文钱都没有了。石重贵大急,只好派出三十六位朝使分别前往各地,征收民间钱财。每位朝使皆手持尚方宝剑,带着一队手拿锁链、刑械、刀仗的兵士,日日出入于百姓家中索要钱财,无论大户小民,一家都不放过。州县官吏则趁机与他们勾结,敲诈勒索,中饱私囊,致使百姓忧惧万分,求死无地。

朝廷如此强征暴敛,虽然百姓大受其苦,但大多都能理解——毕竟天子是为了不受辱于胡虏才与辽人争战的!因此,百姓们虽然受难,但还是倾尽所有,尽力上交,国库中终于又有了点积蓄。

库中有了钱粮,石重贵的内心就安稳多了。此次晋辽交战,虽然辽军损失了近十万兵士,但晋军也好不到哪里,减员也有七八万人,为了防备辽军再次南来,石重贵又下诏在各州征集了一些乡兵,自成一军,号称武定军,共有七万多人。兵难之余,又有如此骚扰,致使国内更加民不聊生了。何况,这些新征的乡军尽皆乌合之众,实际上并无多大用处。

石重贵自认为朝廷已经安定,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青州的杨光远了。朝廷众臣也都认为,杨光远实乃心腹大患。此人不除,一旦辽人再来,他必会再生祸心。石重贵遂命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泰宁节度使李守贞率步骑军二万讨伐杨光远。

李守贞素与杨光远有隙,朝廷让他讨伐杨光远,他自然是欣然应命,而且是志在必取。率军抵达青州后,他便身先士卒,围城急攻。不过,青州城防乃刘浔所建,甚为坚固,李守贞急攻了十几天,仍是无法破城。无奈,他只好临时招募百姓,在青州城周围,建了一圈土围子,将青州困围了起来。

留在贝州的辽将赵延照,闻听青州危机,连忙从贝州抽调了二千辽军,准备救援青州。齐州防御使薛可言闻讯,当即率军迎击,将其击退。

邺都留守张从恩上表奏道:“眼下贝州仍为辽人占据,实乃我心腹之患。赵延照虽然占据贝州,兵强粮足,但其麾下之兵不愿久居南方,必然思归,应当尽早攻取。”石重贵深以为然,当即任命张从恩为贝州行营都部署,督率诸将攻取贝州。

赵延照闻听晋军来攻,竟然纵火焚烧掉了所有粮仓,随后又放火将民居烧毁,大肆劫掠后,就主动离开了贝州,率军退守于瀛、莫二州。

张从恩因功改任郓州节度使。

冯道此时虽为首相,但是每逢大事,却依违两可,无所决断。冯道曾经问李崧道:“我掌典政事堂,不知其他人有何议论?”

李崧道:“有好有坏,各占一半吧。”

冯道一听,当时就面露喜色,喜滋滋地说道:“一般来说,对于掌权之人,说坏的人多,说好的人少,十人中恐怕会有九人都说坏话。当年孔圣人尚且被叔孙武叔所诋毁,何况冯某了?看来,冯某这个宰相还是很称职的。”

中书舍人杨昭俭听说冯道此言后,心中大不以为然,对石重贵奏道:“承平之时,冯公实为良相;如今乃是艰难之际,用其为宰相,就好比是把禅僧当作飞鹰用,实在是难以称职。”

石重贵问道:“依爱卿看,当此非常时期,谁可为宰相?”

杨昭俭道:“陛下欲抵御北狄,安定天下,非桑维翰不可!”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