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和尚天子(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朱文进、连重遇之乱平定后,闽国旧臣联名致书于王延政,请他到福州即位。王延政因有唐兵来犯,无暇迁都,只好废除了殷国国号,将闽、殷二国合而为一,仍以闽为国号,以建州为北都,以福州为南都,以其侄王继昌为宰相,并让他临时执掌福州军政大事,以飞捷指挥使黄仁讽为镇遏使,让他率兵护卫福州。

按理说,朱文进、连重遇之乱的平定,按功绩而论,当首推林仁翰,但奇怪的是,王延政却几乎没有给他任何封赏,许多大臣皆为林仁翰抱屈,但王延政却充耳不闻,始终没有封赏林仁翰。更让人不解的是,林仁翰非但毫无怨言,而且还主动把福州的一万五千侍卫军全都发到建州去了,以帮助王延政抵御唐军。

自从臧循兵败被杀之后,查文徽就一直龟缩在建阳,不敢率兵出击建州,并遣使上表南唐主李璟,请求增兵。李璟此时也是欲罢不能,只好以天威都虞候何敬洙为建州行营招讨使,以大将祖全恩为应援使,以姚凤为都监,率兵七千与查文徽会合,合力攻取建州。

唐兵自崇安进发,屯兵于赤岭。王延政接报后,立命统军使陈望率兵一万抵御唐军,以杨思恭为督军使。

陈望将闽军列栅于水南,赤岭的唐军不出战,他也不主动出击。两军一直就这样对峙着,眼看着十几天就过去了,杨思恭大为不满,便屡屡督促陈望出战,陈望道:“江、淮兵精悍骁勇,其将皆熟习军武之事。国之安危,皆在此一举,我怎可不慎重?没有万全之策,决不可轻举妄动。”

杨思恭怒道:“唐兵远来深入,陛下已经是寝不安席,既然已将大军委托给了将军,将军就该全力以赴。眼下唐兵不过数千,将军却拥有一万多军士,我众敌寡,不乘敌军立足未稳时出击,一旦唐兵畏惧而退走,将军还有何面目去见陛下?”

陈望迫不得已,只好率军涉水渡河,与唐军决战。祖全恩率大队唐兵迎面抵挡,却令一只奇兵潜至闽军之后突然杀出,前后一夹击,闽军大败,陈望战死,杨思恭侥幸逃脱。

王延政闻报大惧,只好坚守城池,并急召董思安、王忠顺率五千泉州兵增援建州,分路把守要害。

光州人李仁达自打王潮、王审知兄弟到福州后就一直在军中,因他与王氏兄弟是同乡,故而虽没有多少军功,但却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地就成了元从都指挥使。不想,他爬到这个职位之后,十几年过去了,竟再也没有升迁过,心中自是大为怨愤。王曦为闽主之时,他便叛逃到了建州,王延政即将他擢升为了都将,但他仍是不满。因而,朱文进弑杀王曦后,他又从建州叛逃回了福州,而且还向朱文进献了一条攻取建州的计策。不想,朱文进却嫌其反覆无常,不但没采纳他的计策,而且还免去了他的军职,把他赶到了福清。

李仁达之友浦城人陈继珣,曾经背叛王延政投靠过王曦,也为王曦献过攻取建州之策,并被王曦擢升为著作郎。此时,王延政已为闽主,李仁达心中自是不安,担心王延政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潜入了福州找到陈继珣,二人一拍即合。陈继珣本与黄仁讽有旧,当即拉着李仁达就去拜访黄仁讽。

王继昌自主掌福州以来,昏聩无能,整日里只知道嗜酒取乐,根本不管将士死活,将士们皆怨声载道,就连负责福州军政的黄仁讽都有些不满了。李仁达趁机劝黄仁讽道:“如今唐兵正在围攻建州,建州已是孤城,危在眼前。富沙王连建州都不能保,他又如何能保福州?当年,王潮兄弟不过是光山布衣而已,却取福建如反掌。如今,福州之军尽在公手,公若乘此机会自图富贵,难道还不如他们吗?”黄仁讽听罢,大为心动。

当晚,李仁达、黄仁讽、陈继珣即率兵闯入了府舍,将王继昌斩杀了。李仁达本想自立为闽王,但又担心黄仁讽不服自己,只好对黄仁讽道:“如今福州无主,按理黄公当可为福州之主,请黄公莫要推脱。”

黄仁讽连连摇头:“不可,不可,黄某资望太浅,众臣肯定不服,李公乃与王氏起事的元老,资历厚重,不如就请李公为我福州之主吧。”

李仁达也是连连摇头,说道:“李某官卑职小,更是难孚众望!”

陈继珣道:“依陈某看,王继昌刚死,你二人都不宜在此时即位,以免天下议论。依陈某看,不如另立一人为主,现在,陈某心中就有一位合适的人选。”

李、黄二人异口同声:“何人?”

陈继珣道:“雪峰寺僧人卓岩明平日里经常接济灾民,素为百姓推重,若让他做福州之主,军民必会认可。卓岩明久居深山,他又怎会懂得朝政?到时候还不就是我等的傀儡!”

黄仁讽大喜:“此计甚妙!”

李仁达哈哈大笑,说道:“和尚天子,绝妙之极,绝妙之极!”

李仁达、黄仁讽当即召集众军,对兵士们言道:“雪峰寺高僧卓岩明,眼中有重瞳子,双手过膝,是我等的真命天子,我等当迎其为主。”兵士们一听,初始皆大笑不已,但看到李仁达一脸的肃容,就不敢再笑了。

李仁达随后即亲自率领数百人直奔雪峰寺。

一向僧堂幽寂、晨钟暮鼓的雪峰寺,突然热闹了起来。卓岩明听罢李仁达来意,死活不愿当皇帝。李仁达软硬兼施,硬是脱去了他的衲衣,披上了皇袍,摘取了僧帽,把皇冠扣在了他的头上,然后就一路吹吹打打地把他接到了福州。福州这些年兵荒马乱,天子更换如走马灯一般,福州人虽说是见怪不怪,但“和尚当天子”毕竟还是第一回,因此,皆涌上街头看热闹,场面甚是壮观。

李仁达将卓岩明接到大殿之上,率先下拜,山呼“万岁!”其他文武百官,虽觉滑稽,但也不敢不拜。就这样,卓岩明一夜之间摇身一变,从雪峰寺僧人一下子就成了大闽皇帝了,不过,年号却依照中原晋国朝廷称作天福,并以本年为天福十年,而且还遣使北上,奉表向晋国称藩。

王延政听说后,一怒之下就把黄仁讽在建州的家人全都斩杀了,并命统军使张汉真率水军五千,会同漳州、泉州之兵讨伐福州。

张汉真率军抵达福州后,猛攻福州东关。黄仁讽此时听说了其家被夷灭之事,不禁悲愤交集,一见到建州军来攻,就大开城门,亲自率军出战,两只眼睛都杀红了。福州军见其主将如此,也都奋不顾身,不顾性命地冲杀。建州军被杀了个大败,张汉真也被生擒活捉,随后即被斩首于福州街市。

卓岩明闻听捷报,不禁大喜。他本来认为福州这个天子不好做,一旦王延政来攻,他这个替罪羊可能随时都会送了性命。此时,他却改变了想法,认为王延政自顾不暇,建州军又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看来,他这个天子可以长久地做下去了。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生身父亲:当年,他父亲因为家贫,无法养活他,才把他送到了雪峰寺;如今,自己当了皇帝,怎可独享富贵而不管自己的父亲呢?于是,特意遣人将其父从莆田接入了宫中,尊为太上皇。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