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喷火(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晋帝石重贵在一片哭声中离开了内宫,他与李太后、冯皇后分别乘坐两人小轿,当街而行,轿后只有十几名宫女、太监步行跟从,京城百姓见了,皆暗自垂泪。

张彦泽遣控鹤指挥使李彦筠率兵看守石重贵。李彦筠为讨好张彦泽,看守得极为严密,致使石重贵根本就无法与外面联络。皇姑乌氏公主好不容易贿赂了守门兵士,才得以与石重贵诀别,回到家中就自缢而死了。

石重贵与李太后每次向辽帝上表,都必须先经过张彦泽审阅,然后才敢发送。石重贵想让人给他取几段内库中的丝帛,张彦泽不但不同意,还讥讽道:“这已经不是晋朝天子之物了,晋朝天子怎可再擅自取用呢?”

李崧好说歹说,方得到张彦泽的许可,才有机会到开封府见到石重贵。石重贵趁机便想让他送些酒来,李崧却怕张彦泽怪罪,推说道:“臣不敢爱惜美酒,但却怕陛下饮酒之后,更加忧躁,会做出不测之事来,臣所以不敢奉献。”

自从张彦泽进京后,石重贵就再也没见到李彦韬和冯玉,便让李崧带话给李、冯二人,说很想与二人见面。此时,李彦韬、冯玉正每天想着如何讨好张彦泽、如何博得辽国皇帝的欢心呢,又怎会去见他?

石延煦之母楚国夫人丁氏,甚有美色,张彦泽垂涎三尺,竟派人去开封府抢取。李太后拼命阻止,张彦泽大骂不已,最后,石重贵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夫人被他抢走了。

耶律德光率大军抵达澶州后,高行周、符彦卿闻听石重贵已经给辽帝送了降表,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开城投降。

符彦卿在阳城之战时,最为勇猛,耶律德光对其耿耿于怀,一见符彦卿的面,就讥讽道:“阳城之时,符王好威风啊!”

符彦卿不卑不亢地说道:“臣当时只知道为晋天子竭力相战,如今事已至此,死生唯听天命了。”

耶律德光闻言,哈哈大笑,说道:“我只是说笑而已,将军为人之将,竭力于沙场乃是本份,何罪之有?”

耶律德光随后又命张砺起草诏书,遣石延煦、石延宝回大梁,将诏书带给石重贵。

次日,冯玉亲自手持传国宝至军前拜见辽帝。耶律德光接过传国宝,仔细观赏,问道:“这就是中原皇帝的玉玺吗?”

冯玉一张白净的胖脸满是谄笑,答道:“正是。”

耶律德光道:“看上去雕琢并不精细啊!好像与前史记载的也不完全符合呀,这恐怕不是真的吧?”

冯玉闻言大惊,全身立时就抖若筛糠,结结巴巴地说道:“这……可是……千真……万确的玉……玺!这是……晋主亲自……奉献的,张彦泽……将军……可以作证!”

耶律德光大为生气,当时就让张砺起草诏书,责问石重贵为何奉献假国宝,并让他将真传国宝速速送来。

不久,石重贵的表章到了,表中说道:“当年伪帝李从珂**,旧传国宝不知所在,可能是与李从珂一起焚烧了。此传国宝是先帝制作的,群臣皆知此事,臣孙今日怎敢藏匿?”

耶律德光这才没再追究下去,随即集合大军,准备南渡黄河。然而,有一件事却让他颇感不安,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就是十几万晋军降卒!

杜重威在中渡率晋军投降辽国后,耶律德光便将收缴的晋军数百万件铠甲、兵器、盾牌等全都贮存在了镇州,三万多匹战马则全都遣人赶回了辽国,随后才命杜重威率领着这些手无寸铁的降军,跟随在辽**后一起南下。此时,已将近晋国京畿了,耶律德光越来越担心,生怕这些降兵会闹出什么事来。最后,他竟打算将他们全都赶到黄河里去!但这毕竟是十几万条生命,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征求叔父伟王的看法。

伟王谏阻道:“万万不可,眼下其它地方的晋兵还有很多,若他们听说投降后必死,必会抗命为患的。不如先安抚着,慢慢再考虑对策。”

耶律德光无奈,只好命杜重威率领着这十余万降兵暂时屯扎在陈桥。

此时已近年底,腊月严冬,北风凛冽,再加上大雪一直下个不停,辽国人却给每位降兵只发了一件薄薄的冬衣,每天吃的皆是一些发了霉的谷糠、糙米,晋国士卒个个又冻又饿,生不如死,整日里相聚在一起,抱头痛哭。人人皆对杜重威恨之入骨,因而,杜重威只要一露面,耳中听到的全都是诅咒毒骂之声,眼中看见的全都是厌恨怨毒的眼光,人人看上去都想生吃了他,只吓得他整日里龟缩在大帐里,连帐门都不敢出,更不敢到军营里去。更令杜重威不安的是,耶律德光对他越来越冷淡,甚至想见他一面都很难了。看来,他当皇帝的事,肯定没多少指望了。他不禁心生悔意,整日里懊恼不已。

将近大梁时,张彦泽遣使奏称:“晋主与李太后请求出城奉迎皇帝。”耶律德光没有答应,而且还戏言道:“汉人说,天无二日,又岂有两个天子在路上相见的道理呢?”

李彦韬等晋朝大臣又送上表章,请求让石重贵衔璧牵羊,大臣抬棺,迎于郊外,耶律德光却道:“我遣奇兵直取大梁,此乃征服,并非受降,怎可行受降之礼?”故而,也没答应,只是诏命晋国文武百官,一切如故;朝廷制度,仍然采用汉人之礼。

随后,耶律德光又命张彦泽将石重贵从开封府迁往封禅寺。

大军行至相州之时,耶律德光就曾遣康祥率数千兵士前往河阳去抓捕景延广,并叮嘱康祥道:“即便景延广逃往淮南或者蜀国,你也要把他给我抓来。”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