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刺青天子(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刘赟做不成天子的消息传到徐州后,留守徐州的巩廷美、杨温不禁大为失望,便想尊奉刘赟之妃董氏占据徐州,以等待河东援兵。郭威听说后,连忙让刘赟致书徐州,安抚二人。刘赟此时已如砧板之鱼,郭威怎么说,他只能怎么做,连忙写了一封书信送给了巩、杨二人,让他们千万不要生事,否则会危及到他自己的性命。巩、杨二人看罢书信,想要投降朝廷,但又怕朝廷问罪;想要起兵对抗,又怕祸及刘赟;一时左右为难,整日里惶惶不可终日。郭威又再次致书于刘赟,说道:“现在看来,巩廷美、杨温尽心于故主,其忠义足以让人赞叹。二人若能悔悟,朝廷又怎会责罚他们呢?等到新的节度使进入徐州,二人定当各自升任刺史,请湘阴公善言劝说。”刘赟只好照办,巩、杨二人这才安定下来。

王峻、王殷、郭崇威等见大局已定,即召集朝臣求见太后,请其颁布诰令、授玉玺给监国郭威。到了此时,太后又怎敢违逆,只好照办。

此时,郭威也就不再辞让了,便从皋门入宫,即皇帝位于崇元殿,自称自己是“周室之裔,虢叔之后”,故而将国号定为“大周”,史称后周,改元广顺,大赦天下。

李太后迁居西宫,尊为昭圣皇太后,两年后郁郁而卒。

郭威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平反,三人皆追赠为王,其家财则全部退还给其家人。郭威随后又令范质颁布诏命,削减赋税、减除劳役、罢黜酷刑,以宽为本,革除汉法严酷之弊端。范质一边起草诏命,一边将土偶短鬼之事禀告给郭威,郭威言道:“汉法严酷,连神鬼都已生厌了,况生民乎?”

紧接着,郭威即大封功臣,并对各藩镇进行了调整;以王峻、王殷、苏禹珪为宰相;王溥为左谏议大夫,充枢密院直学士;冯道为中书令、宏文馆大学士;窦贞固为侍中;郭崇威更名为郭崇,领洋州节度使、检校太傅,掌典骑军;曹英领利州节度使、检校太傅,掌典步军。范质为枢密副使兼兵部侍郎,李谷为户部侍郎,掌判三司。王彦超升任徐州节度使,何福进升任许州节度使;李洪义为宋州节度使;李琼为滑州节度使。郓州节度使、齐王高行周进位为尚书令;襄州节度使安审琦进封南阳王;青州节度使、魏国公符彦卿进封淮阳王;灵武节度使冯晖进封陈留郡王,侯益进封楚国公。西京白文珂、兖州慕容彦超、凤翔赵晖皆加兼中书令;镇州武行德、晋州王晏、相州张彦成、潞州常思、邠州候章、泾州史懿、延州高允权、沧州王景、永兴郭从义、定州孙方简加兼侍中;鄜州杨信、同州薛怀让、贝州王继宏、华州王饶、河中扈彦珂、邓州折从阮、邢州刘词并加同平章事。前鄜州节度使刘重进、前滑州节度使宋延渥,并加食邑。

原宰相李涛与郭威素有嫌隙,郭威登基后,左右劝其主动拜见郭威,以免郭威问罪,但李涛却道:“他当他的天子,我做我的闲人,何必求情?至于问罪,新天子倒还不至于如此小气。”故而依然若无其事,怡然自乐。郭威服其为人,不但没有对他治罪,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太子宾客的闲职。

另一位与郭威有嫌隙的人乃兖州节度使慕容彦超,而且他还是汉室宗亲,却在郭威即位之后第一个遣使者到大梁,进贡称贺。郭威担心他必有疑惧之心,故而特地颁赐诏书,对其进行抚慰,并以兄弟相称,说道:“如今既然事已至此,为兄也就不多说了,恳望贤弟能扶持为兄,共同安定亿兆生民。” 随后,又遣翰林学士鱼崇远前往兗州,让他带话给慕容彦超:“前朝失德,少主听信谗言,仓猝之间即召贤弟入朝。贤弟确曾奔驰应命,当晚就到京城。国家有难而奋不顾身,闻君相召而不问得失,贤弟这是忠臣之举。后来,上天亡汉,大军溃散于梁郊,降将败军皆相继而至,唯有贤弟当即回镇。贤弟可谓效忠主上,有始有终。所谓危乱见忠节,疾风知劲草,假若为人之臣者皆能如此,那么,有国者谁能不重用?如果对汉朝三心二意,又怎会忠信于周室?贤弟若因此而担心,实在是没有必要!贤弟只管悉力推心,安民体国,事朕如事故君一样,自然可令百姓安宁,社稷稳固。只要贤弟愿意,朕保证,绝不会用他人接替你。”慕容彦超见郭威至诚,心中稍安,但终是不能心服。

随后,各藩镇相继遣使者入京,进贡称贺,珍宝异物自然也源源不断地运入了京城、内宫。郭威对王峻道:“朕出身寒微,曾经四处漂泊,备尝艰辛苦难,如今侥幸做了帝王,怎敢为了自己享乐,而让天下百姓为此受苦呢?”于是,命王峻将各地贡献的珍美食物分发出去,并特意下诏停止进贡此类物品,诏书中还说道:“朕生长于军旅之中,学问不多,也不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文武百官如果有益国利民之术,皆须直言相告。” 郭威随后又将宫中的数十件宝玉珍器当殿砸碎,对众臣说道:“朕既已做了帝王,要这些东西又有何用呢?听说先朝皇帝每日里与嬖臣们在宫中嬉戏,珍玩不离身侧,结果怎么样?此事就在眼前,难道朕还不能引以为戒吗?”

郭威能当上皇帝,王峻是立了大功的,于是,郭威便想把苏逢吉的宅第赐给王峻,但王峻却推辞道:“此乃苏逢吉之所以将李崧灭族的祸根!微臣若居于其间,又怎能安心?”故而,没有接受。

邺都魏州掌控黄河之北,乃抵御契丹、太原的大本营,其战略地位显然极为重要,留守柴荣又太过年轻,郭威便想遣一位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前往镇守,几经思量,最后决定遣王殷前往魏州接替柴荣,以其为邺都留守、魏州节度使、同平章事;柴荣则改为澶州节度使,并遴选了一批品德、才能俱佳的朝士为其幕僚,其中,侍御史王敏为节度判官,崔协之子右补阙崔颂为观察判官,校书郎王朴为掌书记。此时,郭威的亲生之子既已不在了,他的一切期望自然也就寄托在了柴荣的身上。

随后,郭威追封柴夫人为皇后,杨夫人为淑妃,青哥赠太尉,赐名侗;意哥赠司空,赐名信;定哥赠左千年卫将军,赐名逊;皇侄郭守筠赠左领军卫将军;郭奉超赠左监门卫将军;立董氏为德妃。董妃三位兄长尽皆封官,其中,董瑀为太子右赞善大夫,董玄之、董自明皆为刺史。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