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活神仙(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柴荣渡淮南征以来,深感一统天下的艰难,北汉、南唐、西蜀、契丹,无一不是劲敌,真正是任重而道远。他知道,要想成就大业,必须有非常之人的襄助,故而,回到大梁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让王朴颁布求贤诏书。王朴领命,并说道:“华山隐士陈抟名动天下,百姓皆以其为神仙,天下英杰之士皆以其马首是瞻,若此人入朝,何愁天下英杰不为陛下所有呢?”柴荣也久闻陈抟之名,特意遣中使前往华山召陈抟入朝。

中使到达华山后,恰逢陈抟正在酣睡,而且一直等了十多天,陈抟方才醒来。中使传罢诏命,陈抟却不奉旨,只是写了一首诗让使者转呈柴荣,诗曰:

九重特降紫泥宣,才拙深居乐静缘。

山色深庭供画障,松声万壑即琴弦。

无心享禄登台鼎,有意求仙到洞门。

轩冕浮云绝尘念,三峰长乞睡千年。

柴荣知道,既是奇人,自然不会轻易应召,故而,又遣翰林学士陶谷持诏书前往华山,再次召陈抟入朝,并拜其为左拾遗。

陶谷到达华山后,陈抟不好再推辞,只好依依不舍地下了华山。此时,他已经八十六岁了,却依然神清气爽,步履矫健。下山之后,陈抟改乘白驴,跟在陶谷之后东行,他回头仰望华山,朗声诵道:

鹤氅翩翩即散仙,蒲轮争忍利名牵。

流连华岳伤心别,四顾云亭望眼穿。

涉世风波真险恶,忘机鸥鸟自悠然。

三峰才欲和衣卧,又被天书下日边。

一路之上,百姓纷纷出迎,都欲一睹这位奉诏入朝的“活神仙”的风采,就连各地县令、刺史、节度使也都奉若上宾,争相趋迎。陈抟却总是坐在驴背之上半闭双眼,好似睡着了一般,既不与人交谈,更不对人行礼,无论是平常百姓,抑或是刺史、节度使。

不久,陶谷、陈抟一行即进了大梁城。此时,赵匡胤正率宿卫之军奉诏在天津桥迎候,陈抟刚过天津桥头,突然睁开了睡眼,猛然翻身下驴,急行至赵匡胤马前,口称“万岁!”倒身下拜。

赵匡胤大惊,连忙侧身躲避。陶谷叫道:“老神仙,这是殿前指挥使赵匡胤,陛下正在宫中等候呢!”

陈抟道:“老道刚刚睡醒,还已为已经进宫了呢!嘿嘿,真是老眼昏花了。”

陶谷暗道:“毕竟是山野之人,没见过大世面!”

柴荣召见陈抟后,与其长谈,发现其果然名不虚传,胸中深藏经邦济世之才,不禁大喜,便欲拜授其为谏议大夫。陈抟却道:“谢陛下隆恩!不过,贫道年岁大了,一路上颠簸,眼下只想好好睡一觉,不知可否?”

柴荣道:“闻听老神仙整日里华山高卧,不知这睡觉有何益处?”

陈抟一听柴荣说“华山高卧”,不禁如孩童般兴奋不已,说道:“陛下请恕臣放肆,且让臣说说这睡觉的好处。”说罢,便高声吟道: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复地。震雷挚电鬼神惊,老臣当时正鼾睡。闭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两三个君子,去争些闲气。怎似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且一觉睡。管什么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柴荣笑道:“果真是一位睡神仙!”

陈抟又吟道:

常人无所重,唯睡乃为重。

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欲瞢。

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柴荣叹道:“人人若能睡而觉悟,果然是好,可惜难得人人如此。如今,天下不定,兵火四起,百姓艰难度日,朕又何以能睡,觉来又怎能不知?”陈抟见柴荣面色不佳,明显是疲劳过度所致,且又心事很重,本想劝他休养心神,养生护体,但见他整日里以天下为己任,反倒觉得自己只顾一己怡情,却不能为天下苍生谋福,心中竟第一次有了不安之心。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