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大时代 第251章 机械化与跨海轰炸( 求月票!)(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早起的、通宵达旦的小贩们,凌晨天尚未明时便顶着严寒纷纷在路边规划的摊点上摆出生意,组成了清晨时喧闹的长街,对于小商贩,西北市从没有试图将他们赶尽杀绝,毕竟商贩是城市的一部分,只不过对他们进行的一些规划而已。

“油茶,油茶——”

从街边的摊位上传出的清脆的女贩的喊着,蓦地被一个男子粗犷的,吆喝糊辣汤的声音压住。因为这里远离居民区的原因,所以他们尽管可以放声高喊,要知道一会可几千、上万名下夜班的工人从这里经过,在厂子里忙活了一夜的他们,兴许早都饿了。

在一个卖早点的摊子上,穿着校服的女孩朝着远处重型机械集团大楼上的大钟看了一下,已经到八点二十了,若是在平时,此时这街边的摊位上恐怕早已坐满了吃早点的工人,虽然重机工业区的很多工厂仍然在建设之中,可很多先期投产的工厂自投产起就和其它的工厂一般,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的生产。

“大,怎么今天都到现在了,厂子里的人还没出来!”

女孩有些诧异的问道父亲,今天是周末,自己才会过来帮父亲干活,那曾想到现在竟然还没开市。

“谁知道!兴许是厂子里有什么事吧!”

仔细的抹布抹着碗的中年男人朝远方的拖拉厂望了过去,但在这里很难看到拖拉机厂,摊位区距离的拖拉机厂所在的工厂区隔两条街道,正是这些街摊为庞大的重机工业区带来些许喧嚣的气氛。

“他陈大哥!你看着没,今个的天麻糊亮,那些换班的工人就进厂了,比平常早了一个钟头都不止。这换班的早到了,这下班的怎么到现在还没下班。”

旁边油条摊上的女老板同样感觉今天似乎有些不太正常,这条辅街的早点生意靠的是拖拉机厂下夜班的工人,他们不下班,街边的摊位很有可能的就不会开市,而按照规定,街边的早点摊只能开到10点,10点后他们就在收摊、清理街道。

当路边的早点摊在期盼着拖拉机厂的夜班工人赶快下班的时候,此时福田拖拉机厂内却是一片欢天喜欢地的模样,此时这座始建于共和六年,亚洲第一家拖拉机厂内挤满了下班后仍然留在这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福田拖拉机厂是原规划建设的重型机械厂,重型机械厂以及三十余家配套工工厂是西北第一个总投资超过一亿西储券的大型工业项目,整个工程项目的规模甚至达到需要单独建立一个子工业区级别,其一期工程占地面积高达5000亩。

一个月前,共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西方的圣诞节,计划中的重型机械厂正工更定名为“福田拖拉机公司”,是西北公司控股的重机集团的下属全资子公司。此时的福田拖拉机公司尽管只不过完成一期工程,但是厂区连同居民社区,却已形成东西五公里长、南北四公里宽的的建筑群,在厂区内与京绥、张恰铁路相连通的厂区铁路有26公里长。工业区内大选楼群林立、绿树掩映,大片的街区连街跨小巷其间分布着大量的公园绿化带,俨然是一座新城,一座城中之城。

今天是福田拖拉机厂投产的日子,在过去的两年中,为了保障“重机厂”的顺利如期完成一期工程,来自德国、美国的技术专员和2。8万名工人一起,在这片过去属于蒙古王公的荒原上日夜不停的工作者,在数百名美、德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西北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边建设着厂房,一边作生产准备,基建、设计、设备的购置、生产与安装,甚至于还特意建了一所技工学校以培训从全国各地招募来的数万名工人。

共和

共和九年一月二十八日,农历腊八节。

福田拖拉机厂总装车间,此时平常严禁闲杂人等进入、规划整齐的车间内此时挤满了数千名围观的人群,这些人都站在总装车间地板上那两条白线后,此时人们的目光都投入到崭新的总装线24辆的涂成桔红色的福田802型履带式拖拉机,这是福田拖拉机公司的第一种产品,其原型是后世东方红802型拖拉机,亦的目前西北全长最广泛的一种拖拉机、推土机。

尽管对802型拖拉机早已熟的不能再熟,但作为第一辆福田802型拖拉机的驾驶员的魏国范,在踩着履带进入驾驶室内,手一握的操纵杆,掌心便冒出了汗水,福田厂的第一车竟然是自己开出的!看着一旁记者在冲着驾驶室拍照时,魏国范便冲着其笑了笑,只不过笑容显得有些僵硬。

“嗵、嗵、嗵……”

在按下启动电钮后,802拖拉机58。8千瓦的四冲程柴油机顿时发出震耳的轰鸣声,排气管喷吐着柴油黑烟,尽管座椅具有减震功能,但魏国范不知道是柴油机工作时的颤动或自己过于紧张,以至自己的身体都跟着柴油机工作的节奏而微颤着。

终于在人们的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第一批24辆福田802型拖拉机徐徐驶出总装配线,这标志着福田拖拉机公司一期工程的正式完工。

这一天对于福田拖拉机场而言,是一个节日,因为拖拉机的锰钢履带为造成路面的损毁,第一批生产的24辆802型拖拉机仅只是在工厂内绕厂一周,成千上万名工人站在厂内道路两旁,看着他们生产出的第一批拖拉机,喧嚣而喜庆的场面直到公司经理刘卿临亲自将二十四台福田拖拉机的车钥匙交给他们的用户,来自西西伯利亚的荣民福利社的代表后,驾驶员们将二十四台福田拖拉机开到厂区铁路货场后,庆祝会才宣告结束。

而沉浸于公司投产的工人和中外技术人员并没有留意到,庆祝会上同样面带喜色的几名军官,他们的脸上同样带着难以言状的笑容,其中的一名中将军官的双眼在望着那二十四台拖拉机时,几乎带着垂涎已久的目光,在庆祝会刚一结束,这几名军官便朝公司办公楼走去。

“……随着一期工程的完工,福田拖拉机厂已经具备了年产15000台拖拉机的生产能力,11个主要生产车间,81条生产流水线,在我们的总装配线上,每19分钟,就有一台拖拉机下线!现在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尽管我们目前只完成了一期工程,但是我们的履带式拖拉机产能,已经超过目前美国、法国、英国的总和,可以毫不锋犹豫的这么说,在拖拉机制造和生产上,我们已经远远领先世界三大列强国家!而且到明年,三期工程完成之后,福田拖拉机厂将达到每5分12秒生产一辆拖拉机的设计生产能力,当然这只是设计产能,未来我们的产量将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

此时显得踌躇满志的拖拉机公司经理刘卿云,一边上着楼,一边朝向跟在身后的记者介绍着福田拖拉机厂,福田拖拉机厂是共和六年西北公司制定八大工业项目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投产最晚的一个项目,同期工程早在去年就已经投产,只有福田拖拉机一直拖到现在,相比于其他项目,福田厂需要的太多的专业设备。

周围的记者听到刘经理的话后,纷纷在记事本记下他提到的那句“产能相当于美、英、法三国总和!”以及“远远领先世界三大列强”,有什么比这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刘经理,请问拖拉机除了在工程建设上被广泛应用之外,还可能应用到什么地方?”

一个年青的女记者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对于履带式拖拉机国人并不陌生,至少在报纸杂志上可以看到工地上的那些系出同门的推土机。

“农业!我们公司生产的第一批二十四辆用户是西西伯利亚荣民农场,就是前远征军官兵退役后的安置农场,他们人均分得土地高达400亩,如果依靠传统的耕种方式,这些土地只怕会大规模抛荒,但使用拖拉机,一个人一天就能耕种几百亩地!”

“经理,有几位来国防军来的长官在会议室等您!”

见经理走了过来,公司公关科的科长便悄声对经理说道。

“各位记者朋友,非常抱歉,这真是片刻不得闲,这不那边还有些事让我过去一下,如果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公关科的的赵科长会回答你们!”

和记者们抱了个歉后,刘卿临便朝会议室走去,作为福田拖拉机公司的经理,刘卿临多少知道自己的公司一方面是拖拉机生产厂,而在另一方面,同样是公司下属的数百家国防企业中的一家,而且是国防重点企业。

一周前,刘卿临就接到公司的通知,国防军装备处将会派人前来恰谈的定单。不过刘卿临并没想到他们今天就会到。

“你好,刘经理,在下张镇国!”

张镇国向面前的刘卿临作着自我介绍。

“长官!您这是……”

听到这个名字,刘卿临一愣,随即在脑中浮现出报纸上曾提到过的这个年青的中将,他可有一外号“张家口屠夫”。他来公司干什么?也算是公司老人的刘卿临知道国防企业通常只和装备处的军官打交道。

“这位是国防军总装备处的孙处长,我只是恰逢其会而已!”

见对方眼中的诧异,张镇国笑着开口介绍道身边的一名上校军官,随后张镇国便退出了会客室,接下来的会谈并不是自己应该参与的。自己来这里只不过是碰到一个老熟人而已,听说拖拉机厂今天投产,才过来看看,张镇国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拖拉机等于什么。

坦克!履带式拖拉机等于坦克,现在国内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履带式拖拉机,那么国防军扩大坦克部队的前决条件就将得到满足。在路上碰到的装备处的孙晨显然应该是带着任务来的。

拖拉机!坦克!

不过好像自己并没有听到风声,按说如果是真的带定单的话,自己应该比他孙晨更早知道才对!在候客室内的张镇国站在窗前朝外望去,有这里可以看到厂区专线铁路旁的那个规模庞大的货场,货场上的那些拖拉机使得货场显得有些空旷,一台拖拉机已经被吊机吊至半空,准备装上前往俄罗斯的列车。

或许不久之后,从这个货场装上火车的将不再是拖拉机,而是国防军急需的坦克,到那时……张镇国不禁在心中憧憬着未来国防军实现机械化场面,那一天或许并不遥远……

国防空军飞行试验中心,金色的晨光挥酒在试验中心的机场上,在机场两侧的停机坪上,数十架闪着铝色的战斗机、试验机将金色的阳光折射出一道耀眼的波澜。尽管中俄战争的宣告结束,空军已经停止了进一步采购旧型飞机,但是却没有停止对新型飞机的采购,中国几乎每一个有研制能力的飞机制造公司都在应国防空军的要求,研制新型飞机,以争取来自空军的定单,最终这些飞机都将被送到戒备森严的的国防空军飞行试验中心进行试验,在这里进行各种试验。

当第一缕阳光穿过连日的阴雨照射在试验中心机场上时,中华航空企业的一级试飞员王志钢中尉开着自己新近刚购进的225型轿车,在经过多道关卡的检查后,缓速驶进了试飞机场距离跑道不远的停车场,红色的轿车在一群军方以及黑、银灰、蓝等稳重之色的汽车中显得有些另类,不过这正是王志刚要玫红色的原因。

停好车之后,王志刚便朝着机场边的机库区走去,在其中的一个机库外数名荷枪实弹的军人似乎是在保护着什么,看到那个的密闭的机库,王志钢的嘴角露出此许微笑,然后从衣袋里取出一个证件套在脖子上,王志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庆幸,自己将成为“火烈鸟”的首席的试飞员,纯属意外,如果不是公司的首席试飞员在驾驶自己的飞机时发生了意外,现在仍住在医院中,恐怕再怎么样也轮不到自己。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