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75章 实业家们的选择!(求月票!)(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中国企业家有一个特殊的称谓:实业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实业家可以理解为是企业家。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与企业家是企业剩余的索取者不同的是,实业家更多的是企业剩余价值的回馈者。

实业家比企业家更有社会责任感,通常这个词用于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时期,那些以实业救国为宗旨的商人、企业家。实业家是中国人对这些企业家的尊称,获得这种称谓并非以金钱为衡量单位。要获得此称号:一是必须创造巨大财富,在管理上具有先进性及创造性。二是负有巨大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力。

爱国、热心公益、乐施好善是这一类企业家的共性。”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29年第十四版

共和20年5月的中国,尽管是春天,但却没有多少人能感觉到春意盎然之意,反倒倍觉冬寒,超过400万人失业,各个大中城市的中途之家住满了失业者和他们的家人,甚至在地铁站、体育场、公园等一些公共场所同样出现了流浪人群的棚居,不是一百、两百,而是数以千计的失业人群。

政府以及公益机构创办职业介绍所外,几乎永远都排满了长队,甚至于在上海、广东数百个人竞争一个职位,几乎是第一次中国各个工业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就业紧张”,那个“用工荒”的时代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记忆。

所有人都在焦切的等待着工作、寻找着工作。尽管政府早在共和20年就同时推出数十个大型工程,但相比于较庞大的失业人群,仍显杯水车薪之态,政府扩大的就业机会远无法追平失业率。

意外总是会发生,5月民间测验中,复兴党在执政12年后,第一次满意度低于50%,显然国民对复兴党内阁应对经济危机表现非常不满,或许他们将会用手中的选票来决定一切。

“也许应该换个人试试!”

一些人如此想着,而共和党、国民党、革命党的宣传机构更是倾巢出动,为即将展开的国会大选作宣传工作,他们承诺着一切美好的承诺,所有的核心仅只有一点……就业!即便是最乐观的观察家都认为,或许共和21年将成为复兴党的第一次滑铁卢。

国内外的观察家们瞪大着眼睛静静的观察着中国局势的变化,一些居心叵测的国家甚至暗讨着或许复兴党竞选失败后,没准中国会爆发内战,当然最好内战并没有彻底毁灭中国,但是至少内战可以让中国成为各国的倾销市场。

西北市实业大道1915号高达332米的西北实业大厦,这座建于共和19年4月15日,仅仅只用了503天便建成的摩天大楼,刚一建成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摩天大楼,这座带有现代东方建筑色彩的摩天大楼从建成起,他一方面象征着的中国的工商业文化,而在另一方面也是西北、甚至于全中国的永远的地标。、

当它尚沿停留在计划方案上时,大厦几乎每一层都接到了各公司的预定,毕竟无论是他的位置或是高度都象征着财富与地位,各公司对入住大厦可谓是趋之若鹜。

今天的实业大厦的大厅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记者,拥挤在大厅内的记者们三五成群的彼此交谈着,他们在说话时不时会将视线投向其中的一部电梯,这是大厦74部电梯中最不起眼的一处,电梯的门旁站着几名身着保安制服的保安,他们阻止任何人尝试接近这部电梯。

尽管从使至终未看到有人进入,但电梯的信号灯光从上午不到八点起就一些闪烁着,显然那些人都是通过地下停车场进入电梯,那部电梯只通往大厦的88楼,整个楼层都属于一家在农商部注册的非赢利机构——西北总商会,中国最大财团西北财团的总部。

今天在88楼聚集着来自全中国的大亨们,几乎每一个有资格进入那部电梯的都身家数千万,掌控着数十家、数家大中型企业的实业大亨,那些人几乎控制着中国60%以上企业,上千万人直接为他们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些大亨们齐聚于此,别说是喜欢大新闻记者,恐怕就是各国政府也会把视线对准这里,几乎全中国,不!也许是整个世界,此时都在看着这里,甚至于中国的股市此时亦陷入停顿,鲜有的未有一股成交纪录,似乎这里将会左右一切。

“诺是现在有人炸了这里,中国的经济可就完蛋了!”

一进入西北总商会大会场,陆伯鸿心头就忍不住一跳,这些人无一不是实业界的钜子,自己的身家和他们中的很多人相比,根本就是毛毛雨。

“熙顺,这可是咱们中国实业界百年难得的一次盛会啊!”

虞洽卿的嘴边说笑着,脸上带着些许不定之色,天知道参加这次会议代表着什么,作为上海商会董事会轮执主席,虞洽卿现在恨不得把这个商会主席的位子扔给其它人,天知道到时候他会提出什么要求或请求来,其它人可以躲、可以沉默不言,但是自己这个商会主席,上海总商会可是代表着华东财团,自己能躲吗?

现在一方面接到邀请书的人,代表着他在国内实业界的地位,而在另一方面,这次会议到底谈什么,所有人的心里都没有底,当然少不了的更多的人却是在担心,担心着将会面对的现实。

“少爷,你看他们!”

说话时将目光一群人,相比于这里的很多人,那些人显得相对年青一些,很多人只有四十多岁,他们热情的招呼着来自各地的大亨们,神情中带着些许自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种骄色。

张学良把目光投向那些相对年青的人群,那些人张学良并不陌生,他们大都是西北商会的董事,他们中的很多人过去在商界名不见经传,甚至于有一些人,在十几年前,尚是身无常物,但是却大都抓住了一个机会,利用公司时代难以计数的机会,一跃成为巨富。

看着那些人,张学良的脑海中浮现起国内报纸对西北财团的形容。

“或许有朝一天,某一个财团可能会超过西北财团,但是有些东西是除西北财团外其它财团永远不可能拥有的,和财团的创造者一样,西北财团用自身的牺牲缔造了这个国家,这种为国无私精神是任何财团无法比拟的!这个公司历来都是站在伦理道德、理解信任和领导能力的最高峰,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铸就西北财团居下始终居于中国经济领袖的地位。”

“小姓于,于鸿玉!请多关照!”

这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一个年青人站在张学良面前双手奉着一张名片,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拓展商务的大好时机,尤其是这个时候。

“于氏航空制造!”

接过名片张学良惊诧不已的看了眼前面前的这个年青人,于氏航空制造在中国仅次于中华航空,若是论及民航机的研发制造上,于氏航空在中国更是第一位。

“张学良!张汉卿,东北三集团!”张学良连忙取出一张名片递给面前的这个年青人。

“东北财团!呵呵!久仰大名张董,令尊之英名,更是令国人景仰!”

接过名牌于鸿玉做出一副惊诧的模样,实际上对于那些真正的大亨级的人物,又有几个人会认不清他们,对于鸿玉而言,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相办法让这些大亨购买他们的私人飞机。

“于氏航空可是中国航空工业翘楚!没想到于总尽然如此年青!”

两个年青人热络的客套着,尤其是于鸿玉更是曲意奉承,毕竟东北财团虽说规模尚无法与五大财团相比,但如果他们要进军通用航空业的话……公司将会获得一笔很大的订单。

“鸿玉,你是西北商会的董事,这次咱们的那位先生邀请大家来这,是不是……”

张学良问道身边这个刚认识的朋友,。

“呵呵!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和你们一样,都只是接到的邀请信而已。”

于鸿玉的眉间同样带着些许疑惑,为什么会开这个会?自己也想知道,于氏虽说不过是商会的列席董事,像这种大事按说应该能得到消息,可在接到邀请函之前,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风声。

甚至就是西北商会执委会的执委们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这件事太古怪了!

“无论如何,接到总好过没接到不是!”

于鸿玉似是随意的笑说着,自从各公司先后收到邀请函后,在商界、舆论界就开始流传着一句话“如果未接到邀请函,无疑其公司根本无法挤身中国一流企业。”,那封简单的邀请函搅得商界在长达两三周内可谓是不得安生,几乎所有的大公司的老板们都是忐忑不安的等着那封信,以至于一些企业收到那份邀请函后会举行酒会以示庆祝,更重要的是向外界宣称“看!我的公司可是一流的企业!这份邀请函就是明证!”。

“……”

胡庶华看到穆杼斋在掌中写的那两个字后,有些诧异的看着他。

“是不是湘……”

胡庶华轻声问道身边的这位。

物杼斋面无表情的说了一个字,同时把目光投向的。

“猜!”

很多时候一些事情总会流露出些许迹象,他在这个时候召集大家来这,显然是有所图,现在他最关心什么?恐怕也就是那件事了,多少这两年天自己还是从湘钥那里听说一些事情。

胡庶华轻叹一口气,脸上尽显为难之色。

“如果是真的,难办啊!”

这件事透着古怪,且不说大家到现在不知道先生召集大家来这里为的得什么,甚至于连同商会执委会都没有任何消息,这事未免也太古怪了点。

难道……

当外间大会议室里的人都在那里猜测不已的时候,司马则站商会给自己预留的办公室窗边,看着笼罩于阴霾之中的西北市,或许阴霾现在已经笼罩了整个国家。

“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

司马忍不住在心里嘀咕着,一直以来自己奉行的经济原则是国退民进,即便是国家投资的工业计划,一但收回投资就会廉价售于私人,尽一切可能弱化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对国民经济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尽可能的避免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而这一次,自己尽管不是以政府的名义干涉他们,但实际上差别又有多大呢?

“先生,人已经到齐了!”

打心眼里刘敬之并不愿意先生这么做,但……自己能劝得动他吗?

回过身来的司马看着刘敬之,利害关系他和自己说了不下十遍,但自己还是一意孤行的要这么做。

“我知道了,敬恒,你是不是觉得我是在赌?”

“先生,你是在拿你的声誉去赌!”

刘敬之脸色带着些许忧色。

“声誉?如果拿我个人的声誉能挽回一切,我还真愿意去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