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314章 即使只剩我们……(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黑夜笼罩着大日尔曼的心脏柏林。从市郊发电站高耸的烟囱顶端冒出的巨大白烟团,在夜幕的背景下隐约可见。市区内的栋栋楼房里只有几扇窗户还亮着微弱的灯光。四下一片沉寂。昏黄的街灯无精打采地照着苍白的路面。不时有几辆汽车飞驰而过,它们孤寂的呼啸声很快消散在夜晚黑压压的暮色中。

突然间,尖利的空袭警报声划破宁静的夜空。过了许久,一些人才跑下楼房。更多的人出来了。人们前推后拥,惊叫着,咒骂着,有的甚至相互打趣嬉笑。人群中间的荷枪实弹的警察和民兵大声地吹着哨子,维持秩序,有的则拿着高音喇叭,挥舞着小旗子,指挥人们撤向防空洞。人群开始缓缓地流向防空洞。

天空中传来寥远的丝丝声和沉闷的爆炸声,整个夜空完全被梭色的火龙映亮,空气中一颗颗拖着橘色焰流的“流星”从空中喷向地面,这是燃烧弹喷射出的长达近40米的焰流。

面对突如其来的轰炸,人群顿时醒悟过来,争先恐后地向防空洞方向挤去。

“公民们,不要惊慌!不要惊慌!立即撤向防空洞!……”

警察和轰炸警戒人员在大街上到处叫喊着指挥着人们疏散,对于轰炸德国人早已经习以为常。

霎时间,高空腾起一个明亮而巨大的火球。就像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一样,过了好几秒钟,才传来“轰”的爆炸声。眼看火球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以极快的速度掠过人们头顶,轰然击中街道旁边的一栋大楼,巨大的冲击波猛然扫过大地,掀翻了一大片人,大楼随即倒塌,混凝土碎块和碎玻璃铺天盖地地倾泻下来,一时间烟尘弥漫,只觉得大地震动得犹如鼓皮……

局势完全失控了,惊恐变成了大规模的骚乱。在呛人的烟尘里,人群疯狂的拥挤将路边的交通护栏整排整排地挤倒,路灯摇曳着,人行道上的小树纷纷折断……一位白发老人重重地跌在地上,跌落的眼镜被无数狂奔着的鞋子踩碎,他颤颤巍巍地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再次被人流撞倒……

无论如何,一部分人群已经开始逐渐进入防空工事了,剩下满街被踩伤的人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挣扎,却无人救助。

就在这时,几条耀眼的火龙从不远处的地面腾空而起,黑夜中,火龙拖着巨大的尾焰,似流星般以2倍音速从地面飞向天空,在城市外围的发射阵地上,三发“瀑布”防空导弹以间隔6秒的时间依次起飞,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响声,喷着火舌,昂首蹿入天空,乘着制导雷达的波束,直扑空中投掷炸弹h-32轰炸机。

数年前,随着盟军对德国的集中轰炸不断升级,德国急于找到有效抗击盟军轰炸机的办法。当然,在这些办法中最容易马上见效的是设计高性能战斗机和大威力机关炮,然而受制于铝的极度短缺和熟练飞行员的减少而有困难。

德国科学家以近乎疯狂的热情,开发了一系列地对空导弹,数月前,采用两级火箭,弹体最下端有四片尾翼,中部有六片稳定翼,头部有四片操纵翼;尾部装助推火箭发动机,上部装巡航发动机。操纵导弹分三个阶段:发射初期,导弹速度慢,由地面操纵手目视操纵,控制导弹的概略射向。此时,导弹用喷口的四个石墨燃气舵控制。飞行中段用两台rheinland雷达分别照射目标和导弹,用计算机解算方位差,再向导弹发出无线电波指令,使导弹沿目标照射雷达波束飞行。此时,由弹尾的四个操纵面控制导弹。在飞行末段,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和红外引导头控制导弹。<er3型防空导弹列入德军现役,被布属于柏林以及其它大城市和鲁尔工业区,防空导弹根本就是种革命性的装备,按照计划,总共要建立200-300个导弹发射阵地,生产100000枚导弹,使每个德国城市都能得到保护,而现在这是er3防空导弹发射后,躲在掩蔽所以躲避尾焰伤害的发射手们,纷纷跃出掩蔽部,手搭着眼帘,翘首望着导弹飞行的轨迹,望着那三团流星,眼中尽是祈祷之色。此时在城市周围的密林深处,又接连升腾起数十团焰光,巨大的雷鸣般的声响中流星纷纷刺破夜空。

在显示站内,趴在雷达显示屏内的德军雷达员看着三个导弹信号,迅速向空中轰炸机的信号靠近,并依次在飞机信号处起爆,像天女散花一样,闪出一团团回波,敌机的高度迅速下降坠落。

夜空中,导弹的轨迹消失了,在导弹轨迹的尽头,闪出三朵白色的云团,随后传来三声爆音。战士们看到了敌机的残骸在坠落、在燃烧。

“万岁!”

到敌机被击落了,密林深处的阵地上顿时像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这些德国防空部队的官兵们兴高采烈地跳跃着,欢呼着!脸上甚至激动的流出了泪,军帽顿时飞上了天空。此时空中又接连出现数十团爆团,一架架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er3数百公斤重的战斗部爆炸产生的数千块超音速破片的攻击下被撕成了碎片。

“加把油!把中国佬的飞机全部揍下来!”

欢呼声中,传来军官们兴奋的叫喊声,下一秒发射阵地上再次沸腾了起来,随着防空导弹发射营营长的一声命令,引导技师立即接通同步按钮,三部发射架和架上的三发导弹,随即跟着制导雷达的天线转动起来,在幽暗的月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瞄准了在空中飞行的轰炸机群。

成千上万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漆黑的夜空,虽然爆炸接连不断,但在人群中可以听到沉重的心跳声,他们同样看到了空中爆炸的焰团,亦为那如流星般坠落的飞机而欢呼,但是人们的笑容却凝固在嘴角。

空中机群并没有因轰炸机接二连三的坠落而撤退,他们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的职责,将炸弹倾倒于城市,刺耳的轰鸣已经急速掠了过人们的头顶,集束炸弹和燃烧弹从挂架上纷纷脱落,迎面而来。

眼睁睁的,几枚炸弹准确地落入人群。伴随着巨大炽烈的火球,弹头的密集的金属散粒流四射,顿时血肉横飞……

终于在轰炸结束之后,大地还在猛烈地燃烧着。防空洞外横七竖八地躺满了燃烧着的死尸和残缺的肢体。在残尸间一个小孩似乎在沉沉地睡着,她依然紧紧地搂着她的布娃娃,白嫩的小手抓着布娃娃的衣领,上面流淌着鲜红的液体。

燃烧弹喷射后引燃的烈焰很快蔓延过来,将这一切化作了永恒……

“……楼房轰然倒塌,瓦砾横飞,烟尘弥漫。每当在电视机上看到这一幕,我就感到一股透人心胸的悲凉。”

沃达切克坐在跑道旁的草地里,拿着笔,膝头摊着一本日记。他望了望空阔的机场上空的朝霞,又继续写了下去。

“在我出生时,德意志帝国已经迎来了他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战败的阴影、巨额的赔款,使得失业、贫困与德意志为伴,整日的饥饿和寒冷伴随着我长大。在我成长的时候,我看到周围的人的庸庸碌碌,他们的愚昧狭隘,他们的麻木不仁,他们的自私自利、拜金主义和势利眼,种种丑陋的面孔,变得越加清晰鲜明,令我倍感凄凉!……德意志帝国在元首的领导下走向了复兴,他占据了整个欧洲,此时的她就是咳一声,整个世界的也会颤抖。……本来我们应该赢得这场战争,如果没有中国人的参战……”

此时的沃达切克陷入一名莫名的情绪之中。

“……三天前,柏林、鲁尔等地传来一个好消息,防空部队用新型武器击落上数百架中国的轰炸机,面对惊人的损失中国人放弃了对德国城市和工业区的轰炸,……但唯一遗憾的是,他们或许放弃了大规模轰炸,但他们依然劳劳的掌握着天空的控制权,像蝗虫一般扑天盖地的中俄两国飞机,从未停止过对德**队、阵地的攻击……”

沃达切克抬起头,呼啦啦的晨风吹乱了他金色的头发,火红的霞光清晰地勾勒出他紧锁的双眉。他叹了一口气,又提起了笔。

“昨天下午,我们第三航空队转场抵达了机场,这意味着我们会很快与中国人交锋。这是我们所盼望的,也是我们所害怕的。我们团没有赶得上换装新型的战斗机,只有一些老式的fw-190,而敌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没人知道结果会怎样。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啊哈!原来你在这里!怎么,又在这里写你的日记吗?”

身后传来普利勒的厚重的嗓音,他和沃达切是空中的搭挡。

“普利勒!”

沃达切克关上日记本,回头冲搭挡笑了笑。

“怎么啦?”普利勒已经绕到沃达切克的眼前坐到了草地上。

“啊,是那么回事,眼圈都红了--你哭过?噢,你是不是害怕碰到中国人?”

“中国人有什么好怕的!”

沃达切克显然是被激怒了,他腾地站了起来,愤愤地说道。

“如果我在天空上碰到中国飞机,他们砰地就会变成一团火球吗?”

“但是火球是永远打不尽的不是吗?”

坐在草地上的普利勒的声音变得低沉起来。

“要小心那些魔鬼般的德国飞行员!”

尽管中国人极尽赞美的称赞着德国飞行员的空战技术,但是任何人都知道,德国空军在中国空军面前的无力,不是因飞行员技术上的差距,而是因实力上的差距。

他们的敌人对德国空军仍然拥有30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在排山倒海的攻势下,中俄联军空军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欧洲大陆的制空权,而他们所获得数量足以使每一个人感到吃惊,他们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内,对某一特定战区提供不少于3000架次攻击掩护。

“像蝗虫一般扑来……”

除去蝗虫之外,任何人都很难想象,有朝一日,天空会被联军的机群所遮挡。在看到实在无法与中俄联军抗衡的情况下,德国空军不得不于5个月前,也就是4月13日下令终止所有的特别战斗轰炸行动,绝大多数非防御性作战大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但所有的德国飞行员仍不得不继续等待下一次任务,不再挑战中国的重型轰炸机,而是为地面已经开始崩溃的部队提供最后一点空中保护。而联军的战斗轰炸机也决不会放过他们。吃土者将在每一片森林和草地的边缘搜索类似跑道的空地并毫不留情地将德国人从联军即将到来的地方上驱逐出去。

对于德国以及德国空军而言,这场战争越打越原始,望着隐蔽于林间的那些fw-190战斗机,普利勒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为了节约油料,飞机只能由人力推到跑道,飞机愈打愈少、飞行员和飞机一样补充不足,而燃料更是日益匮乏,失败也许从最初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

突然普利勒突然朝着沃达切克笑了笑,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在朝阳下显得是如此的的灿烂。

“我们是第三航空队!”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