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争论不休(第二更)(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杜睿在台湾岛上忙着安抚人心,他派去给太宗送信的人也乘船到了泉州,泉州知府不敢怠慢,连夜遣人快马加鞭将杜睿的奏折送到了长安。

已经数个月没有消息的杜睿突然派人送来了奏折,太宗也是吃惊不小,看过杜睿的奏折之后,太宗沉默了许久,始终都想不明白,杜睿的奏折当中言辞恳切,分明就是在求着太宗,将夷州岛收归大唐所有。

杜睿为何会如此看重这么一个海岛,太宗百思不得其解,太宗不是杜睿,他根本就不会明白夷州岛对于大唐的作用,也不会明白什么叫做海外防御前沿,他只是觉得接受这么一块海外飞地,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接收夷州岛,那就意味着大唐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作为依托,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发展夷州岛。而如今大唐的全部jing力都放在了推行变法,改革军制上面,哪里有这份jing力。

太宗首先想到的就是拒绝,但是仔细想了想,杜睿每次说话都不是无的放矢,难道这个夷州岛对大唐真的这么重要,以至于杜睿居然在奏折当中苦苦恳求。

“王德!召太子!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李世绩,马周前来议事!”

王德领旨,连忙去了,不多时李承乾先到了麟德殿,见着太宗施礼已毕,问道:“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有何要事!?”

太宗将杜睿的奏折递给了李承乾,道:“承乾!你先看看这个,是杜睿遣人送来了的!”

李承乾闻言一惊,道:“承明!?他不是出海远行了吗?泉州刺史也已经上了奏本!怎的还有奏折到此!?”

看过了杜睿的奏折,李承乾这个自命为杜睿知己的大唐太子也不解其意,道:“父皇!儿臣倒是在史书上看到过这个夷州岛,只是承明为何会如此看重一个海外荒岛!”

太宗摇头道:“朕也是不解其意,这才召你们前来商议,看看这夷州岛究竟是收,还是弃!朕在这件事上也是犹豫不决。”

李承乾思虑了一番道:“父皇!儿臣以为承明的意见应当考虑。”

太宗闻言,诧异道:“哦!承乾!你方才不是也说看不明白杜睿所言何意吗?为何此时为何又要站在他那一边!”

李承乾道:“儿臣虽然不明白杜睿说的那个海外防御前沿是何意义,但杜睿每言,必定会切中要地,所以儿臣以为此事可以考虑,杜睿总不会拿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戏耍君王!”

太宗闻言,虽然对李承乾如此信重杜睿有些担心,但还是点了点头,道:“杜睿此子看的要比这满朝文武深远,或许这夷州岛当真如此紧要,也犹未可知!”

正说着,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李世绩,马周四人结伴而至,他们这五人如今乃是大唐权力核心最顶尖的任务,房玄龄身处尚书令,司掌六部,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长孙无忌和岑文本分居尚书左右仆she,马周身为中书令,也是太宗身边的近臣,李世绩更是了不得,在杜睿的推荐下,出任了大唐的总参谋长,军界第一人。

太宗将杜睿所奏之事详细说了一遍,又将杜睿的奏折颁视众人,众人看了,也是纳闷,他们和太宗的疑问相同,都想不明白,杜睿为何会如此看重一个海外荒岛。莫说是夷州,便是江淮以南在他们这些关中,山东子弟的眼中都是烟瘴丛生,刁民遍地之所在,更遑论这个夷州岛了。

最后还是博文多记的马周道:“圣上!关于这夷州岛,臣也曾看过一些记载,史书中称,这夷州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she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好以为饰也。《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当中记载,吴主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当时这支部队在台湾驻扎了一年时间,后因军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陆。”

关于东吴出海下夷州岛的故事,后世经过考证,结合史书的记载,以及台湾当地的一些传说,整理出了一种更为详细的说法。

公元229年,孙权在金陵称帝,国号吴,正式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吴国领地处长江以南,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沿海渔盐丰富,江海之上水运发达,商业兴旺,经济繁荣,但是它的土地面积要比蜀、魏小,本土又是湖泊纵横,陆路交通不便,吴主孙权久有继承父兄之业,重振兴室的宿愿,但是如何扩大领土,向外发展呢?

北面魏国雄据中原,势力强大,自己的实力不及;。面蜀国,虽然陆逊率东吴jing兵,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之后刘备病死白帝城,但是蜀相诸葛亮辅助刘禅承继帝位,励jing图治,不拘一格任用队材,平定南中,七擒孟获,国内安定,自己同样无力吃掉蜀国。这些事很使孙权烦恼。一天退朝后,他和大将诸葛直谈论历史,说到了秦始皇入海寻仙的事。

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很想使秦朝统治万年,因此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于是想尽办法炼丹求药,后来听信了一位方士的主意,派徐福带五百对童男女入海寻取长生仙药。徐福到过夷洲,那里四季如chun,没有冰雪,如仙境一般,但长生不老之药本是世间无有之物,根本不可能找到,回去又怕遭杀身之祸,不敢返回,于是,漂浮到宣洲,居住下来。

“既然如此,到底有没有夷洲呢?”孙权问道。

诸葛直答曰:“有,《禹贡》就记载过夷洲。”

孙权派人翻找出《禹贡》,果然书中记有夷洲。孙权便想到,秦代既然有人到过,如今我江东航海业发达,飞船快艇无数,也一定能找到夷洲,于是孙权决定派人去开发夷洲。

公元230年,也就是吴国黄龙二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一万去开发夷洲。经过充分准备,卫温和诸葛直组成了一支有三十余艘船的队伍,带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率兵士一万,扬帆出海,浩浩荡荡,开始去寻找夷洲。

经过ri夜航行,数月之后,按照《禹贡》上的记载,他们终于到达夷洲。人马刚上岸,还没来得及欣赏岛上风景,岛上的土人即击鼓聚集,纷纷拿着长矛、弓箭、本棍冲了过来。

卫温和诸葛直赶紧叫士兵迎击了当地土人,虽然勇敢厮杀,但土人的兵器落后。这时候,吴国士兵使用的都是铁甲、钢盔,而土人用的长矛都是用兽角制造的,箭头是用青石做的,又没经过训练,抵挡不住吴军的攻势,结果纷纷后退。

土人退去后,卫温鸣金叫士兵不要追赶,就地扎起营寨。他和诸葛直在帐中商议如何消除误解,与土人建立友好关系,完成吴王交付的任务。正在这时,土兵前来报告说有土人求见。

于是两人赶紧出帐迎接。交谈中才知道土人以为他们是强盗,才奋力抵抗的,现在按照当地习惯,打败方要派人到对方道谢,赠送礼物,算是和解。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