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大唐帝都长安,黎明刚刚降临,太阳的第一缕阳光笼罩在了这座当今世界上最庞大的皇城之上,薄雾渺渺,屋檐上挂着晨露,几声梆子响,昭示着长安又一天的喧闹开始了。

一些做小生意的百姓已经出门,当今大唐强盛至极,百姓的日子也变得轻松起来,自李承乾登基以来,虽然对外战事不断,但是对内,对待百姓的政策却远宽松于贞观一朝。

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他们才会有热情去关心国事,不然的话,一个破败的国家,百姓的衣食尚且不得温饱,他们又哪里有心思去关心什么国家大事。

崔老汉也挑着挑子出了门,他是在承天门前卖馄饨的,原籍太原,还是当年跟随高祖皇帝定鼎关中之时,迁移过来的百姓,算起来在这长安也生活了四十年了。

当初来长安的时候,还是个少年郎,而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对眼下的日子,崔老汉十分满意,虽说老伴去年不幸过世,但是好在三个儿子都很有出息,长子和次子一个在辽东薛仁贵大都督帐下效力,一个在右屯卫军从军,数月前跟随杜睿前往西域作战,还有一个最小的儿子在跟前养老,对于他这样的百姓来说,能有饱饭吃,能有棉衣穿,还能有子孙传递香火,也就没什么可不知足的了。[

将摊位摆好,很快就有了生意,崔老汉一边忙碌了,一边听客人闲聊,手上的动作一点儿都不满,他这个摊位在承天门前,也摆了将近二十年,不要说长安城内的贩夫走卒,就连一些来上朝的大臣都时常光顾。

“西域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传来,如今也不知到底怎样了?这一战能不能胜!?”

“瞧你这话说得,岂能不胜,这次出马的可是杜大帅,那可是咱大唐的战神,和当年的卫国公一样,百战百胜,小小的大食,杜大帅亲自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

“刘大!你说的倒是轻巧,我可听从西边来的胡商说了,这次大食人可是倾尽全国之兵来进犯大唐,说是带甲之士足足有百万之众,杜大帅虽然能打,可是这百万敌军,岂是那么好相与的!最开始去的苏大帅能耐就差了,当初二十万军灭了西突厥六十万人,将突厥狗打得望风鼠窜,还不是一样在这大食身上折了半世的威风!”

“你这人怎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我说能胜就是能胜,杜大帅出马,咱大唐这次赢定了,不要说大食胡狗来了百万人,就是再来百万人,咱杜大帅也能一勺烩了!”

崔老汉听着,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的次子可就在杜睿的军中,原先他也和那刘大一样,觉得大唐必胜,可是都这么许久了,还是没有消息传来,他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他的次子如今不过二十二岁,原本崔老汉打算等到这次回来,就给他说一门亲事的,万一~~~~~~

“老丈!该加水了!”

一个声音让崔老汉惊醒了过来,见锅中的水都快要熬干了,急忙添了两瓢水,正要道谢,见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着官服,年岁和他相当的老者,忙躬身行礼:“原来是老大人!”

崔老汉认得眼前这个大官,他在承天门前摆摊也二十年了,认得不少朝中的大员,眼前这人就是其中之一。

老大人见崔老汉眉头紧皱,笑道:“老丈!可是担心你家二郎!?”

崔老汉讪讪的一笑,道:“不瞒老大人,老汉家的二郎这个也跟随杜大帅前往西域为国效力,这许久都没有消息传来,老汉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老大人笑道:“怎的?你也不信大唐能胜!?”

崔老汉闻言,忙道:“信!自然信!咱杜大人的能耐,老汉可是深信不疑,只是老汉的儿子在前线,这担心总归是难免的!”

老大人点点头笑道:“倒也是实情,不过老丈你倒也需担心,你说的不错,有杜大人出马,大唐必胜!”

崔老汉闻言,顿时也不愁了,道:“老大人且请坐,老汉给您盛上一碗馄饨!”

一旁那几个人听到两人的对话,顿时小声议论了起来。

“这大官是谁?他说能胜就能胜!”

一旁立刻有人叱道:“你小子白长了一双狗眼,那可是咱大唐的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大人!那可是咱大唐的名将,他说能胜,自然就是能胜!说不定朝廷已经得到了消息,过不了几天西域大捷的捷报就送来长安了!”

这个老大人确实就是李世绩,昨夜陪着李承乾在承庆殿内讨论战事,很晚才回家,这一大早又要赶着去上朝,来崔老汉这个小摊子吃一碗馄饨也是他多年的习惯了。[

李世绩吃过了馄饨,带着在远处等候的几个随从朝着承天门走去,再过小半个时辰,就到了上朝的时候了。

见李世绩到了,众官员连忙拱手行礼,当初贞观一朝的老臣,在朝中的已经不多了,那些开国功勋,也大多过世,健在的,还能在朝中担任要职的也只剩下了李世绩一个人。

“师伯!”杜养盛也走过来行礼,他如今也已经二十八岁的年纪了,已然做到了刑部尚书的高位,在杜睿的众多弟子当中,他的职位是最高的。

李世绩算是李靖的半个徒弟,而杜睿当年跟随李靖北征突厥的时候,曾败李靖为师,两人之间有着一层师兄弟的关系,杜养盛又是杜睿的弟子,称呼李世绩为师伯,倒也合适。

李世绩受了半礼,笑道:“都是你师傅,累的老夫都要跟着受累,这每日里太极殿大朝,专是为了等他的捷报,他倒是好大的架子!”

杜养盛道:“师伯老大人,也觉得此战必胜!?”

李世绩笑道:“怎的!?连你自家的恩师,你都不信了!?”

杜养盛忙道:“学生自然是信的,恩师之能,通天彻地,我们这些弟子能学其一二,便是天大的造化,学生岂会对恩师没有信心!”

李世绩闻言一阵点头,心中不由得感叹,杜睿倒是好福气,门下一百多名弟子,各个都是栋梁之材,了不得,当真是了不得。

正先聊着,突然李世绩目光一亮,朝着朱雀大街的远处望去,神情不由得激动起来,颤声道:“学思(杜养盛的字)!你可听到了马蹄声!”

李世绩虽然年纪大了,在朝中为官多年,久不历杀场,可是毕竟是武将出身,依然耳聪目明,那马蹄声决逃不过他的耳朵。

杜养盛也瞪大了双眼,心一阵狂跳,道:“师伯!听到了!听到了!是从城门处传来的!”

崔老汉的摊位前,众人也都站了起来,满眼渴求的看着远处,一个声音就堵在嗓子眼,几乎都要喊出来了。

“西域大捷,斩胡狗七十万!”

“刘大!你可听清了?”

刘大长大了嘴巴,瞪大了双眼,耳朵高高的竖着,痴痴的点了点头,道:“听~~~~~听见了!西域~~~~大捷!斩首~~~~~~斩首~~~~~~七十万~~~~~~~~”

最后三个字,完全是被他扯着脖子喊出来的,随着他这一嗓子,顿时从欢呼声从这个点开始蔓延,即使没有听到捷报声的人,也跟着欢呼了起来。

“李大人!这~~~~~~这是捷报到了!?”

有人走到了李世绩的身旁,颤声问道,李世绩转头看了一眼,见这个人此前曾在朝堂之上,大肆攻击杜睿,甚至鼓动李承乾临阵换将,不过此刻这人却和大家一样,都是满脸的激动。

他们或许互为政敌,或许经常互相攻讦,但是他们对这个国家的感情都是真挚的,他们都会因为之前的葱岭之败,伤心愤怒,也会因为即将到来的捷报,欢欣鼓舞。

李世绩笑着,长出了一口气,道:“是啊!大唐胜了!走!我们上朝,在太极殿等着捷报!”

众大臣通过承天门,径直朝太极殿赶去,生怕慢了,让捷报跑到了他们的前面去,这等荣耀的时刻,他们都想要在太极殿,这个大唐最为神圣的地方,好好的享受一把。[

大臣们都走了,百姓们却依然伸长了脖子在等待着,过了半刻钟的时间,捷报的呼喊声越来越近,那些离城门近的地方,已经开始了欢呼庆祝。

很快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突然崔老汉的眼睛瞬间睁大,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好半天才喊出声来:“二郎!是二郎!”

报捷的唐军士兵纵马飞奔,突然间,他好像在人群之中听到了一个熟习的声音,转头一看,居然是自家的老父,他离家从征已经数月之久,此刻看见父亲,岂能不想扑到近前去与老父共叙父子之情,可是他还有任务,还有更为重要的使命。

原本到了嘴边的那一声“爹爹”,变成了一声嘶哑的呐喊“西域大捷,斩胡狗七十万!”

连人带马就好像一道旋风般,从人们的眼前刮过,直奔承天门而去。

崔老汉等儿子纵马跑得远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忍不住老泪纵横,既为自家儿子平安事,更为大唐的胜利。

“好小子!有出息!有出息!”

#¥#¥#¥#¥#¥#¥#¥#

承庆殿内,正在准备上朝的李承乾依然是愁眉不展,西域方面始终都没有消息传递过来,让他也是忧心忡忡,特别是在得知了大食军居然有百万之众的时候,他的忧虑也更深了,他在担心,担心杜睿会战败,毕竟十万人和一百万人的巨大区别,并不是计谋,策略就能扭转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用的,这句话,还是当初杜睿和他说的。

“侯义!多少天了?”

正帮着李承乾整理衣衫的侯义闻言,低声道:“圣上!到今天已经差七天三个月了!”

侯义说完,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圣上!再过一个半月,就是上月佳节了,少府那边昨天还来问过,今年的上元佳节,这与民同乐的安排~~~~~”

李承乾皱着眉,道:“朕现在哪里还有那个心思,前线的将士在为了大唐的安宁浴血奋战,朕岂能在长安享乐,通知少府那边,一律庆典取消!”

就在这时候,殿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喊声:“圣上!圣上!”

人未到,声先至,紧接着,殿门被人撞开,一阵冷风吹进来,让李承乾不禁打了个寒颤。

侯义见了来人,怒道:“狗奴才!越来越没规矩了,好大的狗胆,来人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