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土人的大军在欧翁的带领下,朝着新奥城开了过来,这场战争,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土人都是在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战,他们是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者,而唐军却是邪恶的一方。

杜睿会有这样的感伤,但是唐军将士却不会有任何负担,他们只知道一点,他们是在了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国家赋予了他们守护这片土地的重任,无论多么艰难,他们必须完成,他们是军人,军人的义务就是去守护他们需要守护的东西。

“报~~~~~~~~~~~~~”

一骑哨探纵马飞驰而来,在狄仁杰的面前止住,拱手禀报道:“刺史大人!土人叛军距离我大军已经不足三十里了!”

狄仁杰闻言,并没有惊慌失措,只是淡然的点了点头,道:“继续查探!”

哨探领命,再次飞驰而去。

这一战,狄仁杰并没有缩在新奥城中,新奥城虽然经过了冯毅数年的经营,可是和大唐本土那些坚城相比,还是大大不如,当然如果土人叛军没有攻城武器的话,笼城战,也是不错的选择,只可惜叛军得了高人的指点,此前进攻几个汉人坞堡的时候,都带上了云梯,冲车之类的攻城武器,想要凭借着新奥城那低矮的城墙,防御住土人叛军的十几万人,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如果进行笼城战的话,唐军骑兵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虽然如今在大唐本土,杜睿已经发明了火器,将大唐的战争模式基本拉进了热兵器作战时代,但是骑兵依然是大唐的绝对利器。

唐军编制当中的轻骑兵,在大唐建立,以及随后的历次征战过程中,其重要性和威力已经得到过无数次的验证。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之时,唐军就以高涨的士气和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打垮了装备笨重的隋王朝军队,也摧毁了重装甲骑兵赖以存在的世族门阀制度和部曲私兵制。

战争中,轻骑兵和重骑兵的较量,表现在机动性和装甲防护力的较量,最终导致了轻骑兵的重新兴起成为主力军种。

唐军中,骑兵数量极多,总的步骑比例约为3:1,纵观华夏的历朝历代,堪称冠绝。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得到突厥2000匹马的帮助,在陇右监牧,这是唐军最早的骑兵基础。

自此后,养马日盛,又注意吸取前朝教训,讲究养马方法,还常常向北方游牧民族买良种马以杂交,马匹更是健壮。其数量,更较汉代为多,自贞观朝以来,太宗推行马政,再加上杜睿累次出征,带来了无数的良种马,最多的时候,唐军拥有战马七十万余匹。凡征战用马,皆挑选好马,务必精壮。由于养马,用马均出色,唐军战马比之突厥西域的马毫不逊色,不似汉时,养马虽多而质量不是很好。

唐军骑兵的装备也十分精良,骑兵短兵,全部用刀,长兵流行用马槊,远战用弓弩。唐军骑兵战术,最为擅长的,当推轻骑兵的奇袭和急袭。为此,每逢征战,常常集中轻骑兵主力进行远程奔袭。

杜睿的岳父太宗皇帝和恩师李靖,均是使用骑兵进行奇袭的高手,如太宗皇帝率骑兵进围薛仁杲,李靖以三千骑夜袭定襄等。此种出奇制胜的战法,在历史上一直沿用至后唐及五代,甚至步兵也用此法。

此外,唐代骑兵战术,还特别注重步骑配合,各用其长,发挥其综合战斗力,如,安史之乱,郭子仪收复长安与洛阳的两次作战,均以步兵当其前,而用回纥骑兵袭其侧后,因而成功。

唐军运用轻骑兵作战取胜的战例很多,不算杜睿当初远击七千里,平定高昌一战,单单是杜睿之前,就曾有过无数的经典战例可循。

高祖李渊出兵太原,欲入关中,隋将宋老生引精兵据守霍邑阻之。李渊不得进,有进退维谷之势,时太宗皇帝坚决请战,于是决意进攻。高祖李渊和世子李建城布阵与城东,太宗皇帝率部队阵与城南。宋老生中激将计,攻高祖,于是高祖引兵稍退,宋老生追击,而太宗皇帝自率精骑为前锋引兵从南面冲击宋老生部侧后,将其击溃,最终斩杀宋老生。

还有平薛仁杲之战,时太宗皇帝拒薛仁杲大将宗罗喉于浅水原,坚壁不出,但命精骑抄敌粮道。太宗皇帝度时机来到,命属将庞玉列阵与浅水原上,诱敌来攻,宗罗喉果然全力进攻,太宗皇帝率大军,以骑兵为先锋,冲击敌军侧后,大败之,于是乘胜进击,包围后方之薛仁杲,并将其逼降。

再有就是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之战,武德四年,太宗皇帝领兵包围洛阳之王世充,先攻击其外围据点,王世充每次出城支援,太宗皇帝就以骑兵为前锋,冲其阵,每战皆捷。王世充困顿,只能退回城中,不复出战,于是太重皇帝完成对洛阳之全面包围。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深恐唐军坐大,于是引兵西向,欲解洛阳之围。太宗皇帝迅速占据虎牢关,将窦建德堵在关外,坚壁不出,同时派骑兵骚扰其侧后,并且时常袭击其运粮部队。窦建德为之疲弊,每日布阵,但求速战。太宗皇帝趁其列阵良久,士卒疲惫,于是以精锐骑兵为前锋,直击其阵,大军继之。唐军猝然而至,窦建德未防备,大为被动。太宗皇帝所部骑兵,数次击穿敌阵,来往好几次,又在窦建德阵后立起唐军大旗,于是敌大溃,太宗皇帝率骑兵紧紧追击,窦建德被唐骑将军白世让和杨武威擒获。于是,唐军再围洛阳,王世充出降。

此战,太宗皇帝平定二雄,骑兵之功,大哉!

当然最为经典的就是杜睿亲身参与的征东.突厥之战,太宗即位,天下初定,于是励精图治,练士卒,任贤能,选甲兵,甚至亲领将士练兵于显德殿,诸大臣柬而不能止。数年之间,国家强盛。会突厥连年灾变,先是大雪,后是大旱,牲畜死亡极多,再加上颉利可汗为政不明,多有叛离,太宗又离间颉利和突利叔侄,东.突厥渐渐衰弱。太宗认为条件成熟,于是决意征伐东.突厥。

太宗皇帝听从杜睿的建议,以五路军进攻突厥,李靖为行军大总管。李靖领兵以3000骑兵突袭定襄,破之。颉利一日数惊,于是假意请内附,实际是观望,欲逃回漠北。太宗命唐俭会见颉利,颉利见之大喜,不为防备。于是,李靖力排众议,突袭颉利,以苏定方,杜睿率200先行,会夜雾,去牙帐七里,颉利才发觉。大军来到,颉利溃逃,唐军斩首万余级,俘获男女十余万,牲畜数十万。颉利逃至碛口,不料李靖早已领兵等候,尽俘其众,颉利率数骑脱身逃走。

此战,以李靖功最大。此一战,大唐威名,震动天下,于是四夷纷纷归服,中央王朝赫赫威名,莫过于唐。

还有就是同样杜睿亲身参与了的征伐吐谷浑,太宗皇帝命太子李承乾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制五路大军,杜睿以白身相从。此战之起因,乃是吐谷浑屡次寇扰大唐边境,而当地各西羌部落也纷纷叛唐而归吐谷浑。诸军沿黄河两岸西进,至鄯州,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不战而退,李承乾采纳杜睿的一件,命李道宗帅骑兵急追,慕容伏允于库山据险而守。大军来到,李道宗潜以骑兵越山袭击其后,慕容伏允军大溃而走,唐军紧紧追击,慕容伏允父子离散,君臣相失。慕容伏允西逃,诸将以春草未生,唐马瘦弱,不宜进击,唯独杜睿坚持要追击,于是,分军为两道,南北并进,施行钳形夹击,先后战于曼头山,赤水源,进击吐谷浑都城。慕容伏允弃城而逃,尽烧野草,退至大非川,以阻唐军,杜睿仍命唐军仍然紧追不舍。慕容伏允穷困之极,无路可逃,被左右所杀。此战,唐军追击极远,杜睿所帅苏麟,秦束二部尤甚,过星宿海,穿柴达木盆地,全程数千里,堪与汉代霍去病扫荡祁连山脉相比。

唐军骑兵精锐,天下闻名,最为擅长的战术主要有这么几种:侧翼突击、埋伏、正面突击。

这里的侧翼未必就是敌阵的侧面,也可能是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迂回到敌人的阵后。作战只是,主帅通常会让正面部队先与敌人接战,等敌人锐气受挫,受到消耗的时候,再率领轻骑兵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直接迂回过去,前后夹击敌人。这样的攻击,往往是致命的一击,会让敌人就此崩溃了。

正面突击,是以轻骑兵为前锋,大军为后继,直接对敌阵实施冲击,把敌人的阵势冲乱、冲散,从而最终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埋伏战术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敌人突然之间就陷入包围和突击中,混乱和恐惧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名为轻骑兵,但是唐军轻骑的装备也堪称武装到了牙齿的地步,骑士身披铁甲,马匹也有具装,马匹的具装通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

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明光铠是一种护胸镜锃亮的板式铠甲,非常华丽,而且重量更加轻,防御力大大的提升。据《唐六典》记载,唐十三铠,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

军马主要有四种: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马、西域的哈萨克马、焉耆马、和威尔勒马。尤其是后两种,因其高大健壮、长颈高扬、步辐伸展流畅,对缰绳反映灵敏,是唐军正规骑兵使用最多的马种。

要说到唐军轻骑当中的王者,当属当下禁军和安西军的前身玄甲军,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太宗皇帝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支精锐骑兵的形象。

《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玄甲军的战斗力和作用可见一斑。太宗皇帝几乎每战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领着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古时作战,常选精锐的战士作为先锋突击,称为选锋。玄甲军也可以认为是选锋的一种。玄甲军不同于东汉的幽州突骑,并不由单一地区或者单一部族的兵员组成,玄甲军是从太宗皇帝当时所统帅骑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组成应该非常复杂,而且玄甲军担负的作战任务很重,每战必当先锋,伤亡也不在少数,估计应该是不断选拔补充,保持一定的兵员定额。

关于玄甲军的由来,还要追溯道高祖李渊在太原一带负责防守突厥之时,他仿效机动灵活的突厥骑兵,组建了一些规模不算太大的精锐轻骑兵部队。

高祖李渊起兵之初,太宗皇帝身边已经形成一支由丘行恭,段志玄等人领导的精锐骑兵部队。到了击败薛举,吞并陇右骑兵以后,唐的骑兵部队大大加强,而玄甲军也大大加强,加上秦琼,尉迟敬德等名将的加入,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无敌的玄甲军劲旅诞生了。

太宗皇帝登基后,拆分玄甲军。一部分成为皇宫近卫部队“百骑”,长期驻扎在皇宫附近只在内部实行轮换而不离开京城。玄甲军的主要部分,交给了李靖,组成了安西军,在唐对突厥的灭国性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今狄仁杰手上的这支两万人的轻骑兵队伍,虽然比不上玄甲军那么精锐,但是用来对付土人叛军的话,也足够了。

要是将这支只要的军事力量用于守城的话,那可就太浪费了,憋在城中的轻骑兵,一旦失去了他们激动灵活的特点,威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所以尽管有些冒险,狄仁杰还是将手上能够拼凑起来的全部力量全都拉到了城外,准备和土人叛军面对面的决一死战。

杜学武此刻也是一身戎装,骑在马上,立于狄仁杰的身侧,道:“师兄!还是小弟正面对敌,师兄率领奇兵,如今这桩祸端,归根结蒂,毕竟是小弟惹出来的!”

欧翁率部叛乱虽然不是杜学武的责任,可要不是他急功近利,要搞民意普选,让那些土人头领保住了权利的话,也不会欧翁一举事,就应者云集,短短时间内,将澳洲道的大好形势,全都毁于一旦。

杜学武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却是十分内疚,不单单是觉得对不起狄仁杰,更是愧对杜睿的信任,所以才这么急着将功赎罪。

狄仁杰淡淡的一笑,道:“仲辅!这件事就不要再争执了,为兄身为澳洲道观察使,北澳州刺史,这危险的活计自然该留给自己!况且为兄不熟悉战事,率兵突袭,最重要的就是临机决断,把握好时机,这一点为兄比不上你!”

狄仁杰虽然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允文允武,可战阵之事,却非他所长,杜学武就不一样了,他虽然从小学文,可毕竟是杜睿的儿子,自小也在杜睿的教导下,修习过武艺,更是研读兵书战策,纵然不像他的长兄杜学文那么擅长,但是在这澳洲道,还真的难以找出,比他更强的了。

杜学武争辩道:“师兄正是因为如此,小弟才要和你换换,师兄不通武艺,万一战阵之间有个什么差池的话,小弟心中难安!”

狄仁杰道:“仲辅!这件事就不要再争执了,只要你把握住机会,突袭土人叛军,你打的越好,为兄就越是安全,你记住,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澳洲的叛乱能不能平定,可就看你的了!”

杜学武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动,此前他的种种改革,狄仁杰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纵然澳洲道烽烟四起,狄仁杰也不曾有过半句怨言,此刻又将这等大事托付给他,杜学武心中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见狄仁杰主意已定,杜学武也不再争了,对着狄仁杰一拱手,道:“师兄放心,小弟记下了!”

杜学武说完,便招呼着掌军校尉,率领五千轻骑兵,按照他们之前议定的计划,分兵而出,转眼间就消失了。

这时,安顿了部族战士的格洛组长走了过来,狄仁杰见状,连忙下马迎接:“岳父大人!”

格洛组长上前一把托住了狄仁杰,止住了他行礼,对狄仁杰这个女婿,他还是十分满意的,年纪不大,就已经成了这片大陆的实际统治者,当然他是分不清什么君君臣臣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

“我们是一家人,你要是以后不再对我这么客气就好了!”格洛组长笑道,“十三个部族的战士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随时都准备为了守护家园战斗。”

对格洛组长来说,投降了大唐之后的日子并不难过,相反的,在接受了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之后,他甚至觉得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才是错误的,他已经迷上了唐人那些新奇的物品,对他来说,现在北澳州就是他的家园,他也确实将自己当成了一个唐人看待。

如今欧翁反叛,要进犯北澳州,格洛族长自然不答应,要是唐人当真失败了,澳洲大陆的主人换成了欧翁的话,他又要回到那曾经蒙昧的日子里去了。

和格洛族长有同样想法,而且亲善唐人移民的也大有人在,经过格洛的一番鼓动,立刻就聚集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与唐军并肩作战。

狄仁杰重重的点点头,道:“岳父大人!多谢您了!”

格洛哈哈一笑,道:“我说了,我们是一家人,还说什么谢谢,如果你真的要感谢我的话,就尽快和卢娜给我生个外孙!我老了,我想在去见神灵之前,看到你们的孩子!”

狄仁杰为人严肃大方,此刻听格洛居然说起了这等私事,不禁面色有些尴尬,咳嗽了两声,道:“这个~~~~~~~~岳父大人!还是请您归阵,叛军再过不久就要上来了!”

格洛正要点头答应,突然笑了,只见远处新奥城的方向,一骑快马奔驰而来,不是别人,正是格洛族长的女儿,狄仁杰的妻子卢娜。

狄仁杰也看到了卢娜,眉头不由自主的一皱,等到卢娜到了近前,下马,他忍不住责备道:“卢娜!你~~~~~~你怎么来了,这里马上就要打仗,速速回新奥城去!”

格洛族长也跟着道:“是啊!卢娜!快回去吧!你放心,你的丈夫这里,我会保护他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