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不破匈奴终不还(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但没有人怀疑蔡琰的身份,因为蔡琰逃离匈奴后,情难自禁,当着众人的面唱了一曲《胡笳十八拍》。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曲调哀婉,语调凄切,闻者无不为之心伤、神伤。

能作出如此词曲,若此人不是蔡琰,还会有谁人是?

高顺也怔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在匈奴王庭中把千古才女蔡文姬给救出来了(蔡琰字昭姬,西晋时为了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

在原本的历史中,文姬归汉之时,已为刘豹育有儿女,在回到汉朝之后,出于母爱的天性,蔡琰还很牵挂她的儿女。但如今由于高顺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蔡琰逃离匈奴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年,也并未替刘豹生儿育女,因此她如今对匈奴只有憎恨之情,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

然而现在大战在即,蔡琰所弹奏之《胡笳十八拍》,至凄至婉,而且其弹奏时,除了夏侯渊等将领之外,还有不少士兵听到。听了如此哀怨的词曲,很容易对军心士气造成负面影响。

“长恭,你文才响遍天下,何不作诗一首,以扬我军心!”士气下降,那么自然要鼓舞一番,夏侯渊便把主意打到了高顺头上。

靠,连这种时候也要我作诗。而且要我作诗不谈,还要我作出一首能提升士气的诗?这要求提得可真高……高顺心中暗暗骂道。

果然,抄袭这种事,一旦开了个头,再想要止住就很难了,这只能说是高顺自己的自作自受了。

略微思考了一会,高顺脑海中突然闪现过一首诗,将其念出来或许会起到一些激励军心的效果。于是,只听高顺开口吟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雁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匈奴终不还!”

高顺穿越时日已久,诗句中的一些字词已经记不太清了,例如原句应该是“孤城遥望玉门关”,而他却说成了雁门关;原句应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他却把楼兰说成了匈奴。

不过这些改动微不足道,而且夏侯渊一行也正是出雁门关而讨匈奴,他这样改反而是更切合当下的情形。

“好!好!好一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匈奴终不还!”夏侯渊虽然不会作诗,也不太懂品诗,但是高顺所作之诗,虽然简短,但确实能让他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而一旁的蔡琰,听闻高顺所作之诗,眼中不禁也流露出异样的神采。没想到这个作战果敢的勇将,其文采竟然也是如此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