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风起长安(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此时,八艘船只虽全部沉入水底,但八艘船上浇筑的凝土,却组成了一道城墙,将洪水从决口处懒腰截断。

“成功了!”

不知谁激动不已地喊了一声,所有人顿时欢呼了起来。

虽然,那些墙体在洪水的冲击下不断晃动,但总归将洪水给截了下来。

而作为此次行动的制定者李沧海,在喝了几口浑浊的洪水之后,就逐渐失去了意识。

他依稀记得,自己抱着管家跳进洪水。

然后,忍着剧痛来到了船下,用尖锐的石头,拼命的凿着船底薄弱处。

船底被凿穿,事先准备好的,扎在船体正下方的一人高的尖锐木桩,在船身重压之下,狠狠地穿透了船底。

那些尖锐的木桩犹如利爪一般,牢牢的抓住决口下的地面,船体内盛放的凝土猛地灌了下去,与水流接触之后,迅速冒出一排密集的气泡,那些凝土遇水则凝,很快就将木桩与船体凝固成了一个整体。

八艘船,刚好堵上堤坝。

五丈宽的船体结构中,盛放着数丈高的凝土,那些凝土失去搅动之后,在雨水的接触下,开始迅速凝固。

恐怕,连李沧海自己也想不到,他突发奇想所做出来的凝土,竟然真的能够挡住洪水。

直到后来,他认识到朝廷工部专门研究矿产的官员,才知道,自己能够堵住决口完全是因为孤山特殊的土质。

孤山的土质是一种沉积岩,这种岩土具有与水接触后,快速凝结的特性,这才使得他的计划能够奏效。

此时,千里之外的帝都长安,涌动着一股不安的氛围。

长安城,繁花似锦,热闹非常,而皇宫更是富丽堂皇,气势恢宏。

紫宸殿之中,金砖铺地,玉石成阶,唐玄宗李隆基坐于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地看着手中奏折。

片刻之后,他表情突然愤怒的将奏折摔了出去,李隆基扫过下面肃立的众人,指着奏折喝道:“你们谁能给朕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群臣纷纷低头,无人敢回答。

李隆基眉毛一挑,苍老的脸上,满是怒容。他扫过众人,目光落在一名身穿紫色官服,长髯白面,留有胡子的中年官员身上。

“杨国忠,你给朕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杨国忠弯腰捡起奏折,他只看了一眼,轻描淡写地道:“陛下且请息怒,依臣之见,这些都是谣言,目的就是为了阻止陛下东巡封禅。”

“谣言?你给朕说说,这‘断龙石’是怎么回事?”李隆基满脸怒容,他怒道:“朕不过是一个月未上朝,竟然就有人想造反,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臣崔涣有事禀报!”朝臣之中,走出一人,躬身道。

李隆基见崔涣走出,眉头皱了起来:“崔涣,你有何事?”

崔涣对着李隆基行了一个大礼,他沉声道:“这封奏折早于七日之前就已送至长安,然而,此加急奏折,却被有心人给拦截了下来。这是有人故意蒙蔽圣听。”

“哦?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拦截奏折?”李隆基脸色阴沉地喝道。

崔涣扫了眼杨国忠,正色道:“回陛下,拦截奏折之人,正是杨大人!他身为宰相,执掌中书省,所有的奏折都要汇聚在他手里,而他却将黄河决堤,如此重大之事瞒而不报。杨大人,你这样做,究竟居心何在?”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