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水泥 (第二更)(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立本,我在西域经商时,曾在一个小镇看到过一种建筑,不需要木头,只用石头就可以盖出高楼大厦,而且还异常坚固。”杨青对着阎立本说道。

“这个我也听说过,我认识些从极西之地经商回来的人,他们和我说过这种建筑。我本来也想学习这种来自极西之地的建筑,但那些人却都也不懂,文德如此说,难道文德懂这种建筑吗?”阎立本对着杨青询问道。

这时候西方的建筑,属于拜占庭式建筑,大唐知晓这种建筑的认不少,尤其是长安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很多人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但是却都不放在心上。

大唐人认为木质建筑才是最好的,不过也确实如此,在水泥土没有出来的时候,木质建筑不逊色与土石建筑,而且木质建筑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就使得土石建筑没有生存的空间。

“极西之地的建筑我不太懂,我懂的是另一种,用一种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西域叫做水泥,可以使得石块紧紧结合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宛如一体。”杨青对着阎立本说道。

“这水泥是否比黄土糯米更有粘性?”阎立本好奇的问道。

“自然是有黄土糯米粘,要是没有的话,我怎么敢说出来呢?”杨青对着阎立本笑着说道。笑话,要是水泥还没有黄土糯米粘,那要水泥干嘛。

听到杨青的话,阎立本立即好奇了起来,要知道在古代,水泥没有出现之前,城墙之内的建筑都是用黄土糯米建造的。这样建造的城墙并不牢固,所以古代城墙不得不建的很厚,使得费时费力,劳民伤财,而且还需要经常修补。

现在阎立本听到杨青竟然晓得可以用另一种材料,使得砖块紧紧粘合,眼中充满了浓浓的好奇之色。

“那不知道这水泥造价是否高昂?”阎立本激动的对着杨青说道。对于阎立本这样的专业工程师来讲,突然听到一种自己没有听说过的材料,而且优点极好,自然是想弄清楚其造价,看是否能够推广。

“这造价我也不是太清楚,我对大唐的物价还是一知半解,不过想要制造出水泥,只需要大量的石灰石就够了。”杨青对着阎立本说道。

石灰石在中国,唐朝以前就已经有了其用途,不过并不是用于建筑,而是用于医学。像中国很多医学名著中,都提到了石灰的药用价值。

“哦,如果只是需要石灰的话,那造价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不知道这水泥是否如文德说的那般神奇?”阎立本还有有些怀疑的说道。这怀疑不是不相信杨青,而是每个人对于未知的事物,自然而然的会产生怀疑。

“哈哈,这种事我怎么敢乱说,既然我已开口,自然不会骗立本啦,立本放心便可,等到几天后,我将水泥弄出来了,你就会相信。”杨青不以为意的说道。

“嗯,如果水泥真有这般神奇,那将是我大唐之福,以后我大唐建造城墙,便就能省力的多了。”阎立本一脸深沉的对着杨青说道。

杨青倒是没有想到阎立本想的那么远,用水泥建造城墙的事,杨青都还没想到。要不是自己刚好又分配到去修炼宫苑,杨青还不知道要何时才能想起这水泥,更别说造出水泥来。

而杨青之所以要弄出这水泥来,其实很大一部分还是为了自己。这古代木质建筑如何建造,杨青可以说是一点都不懂。那么杨青改变不了自己的知识,杨青便就换个角度,改变环境。如果水泥出来了,你总不可能还用木头去盖了吧,这时候便就是杨青可以发挥的时候了。

杨青不懂木质建筑,古人也不懂土石建筑,杨青可以说是大唐唯一懂得土石建筑的人了,所以只要这水泥出世,杨青就可以成为新式建筑的第一人了、扬名立万的的时候。

可以说水泥的出现,成就了杨青,杨青在后来更是凭借着水泥的运用,成为了大唐检校工部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