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绝[1]圣弃智,民利[2]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3]。

见素[4]抱朴[5],少私寡欲。

绝学[6]无忧。

注释

[1]绝:杜绝,抛却。

[2]利:使获利。

[3]属:归属。

[4]素:干净,纯洁。

[5]朴:淳朴,朴素。

[6]绝学:弃绝以上所说"圣贤仁义智慧"之学。

译文

杜绝所谓的圣贤和智慧,人民可获利百倍。

杜绝所谓的仁义,人民自然会回复到孝慈的天性。

杜绝机巧功利,自然没有盗贼。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其实都是巧饰,不足以治天下。

所以有必要让人民的思想有所归属。

那就是回归纯洁淳朴的本性,减少私心杂念。

抛弃所谓的"圣贤仁义智慧"之学,就没有忧患了。

解读心得

1.本章中,老子阐述了"绝圣弃智"的观点。因为圣贤仁义智慧,一旦利用不好,往往发展为机巧伪诈,对社会人心的危害更大,还不如没有。这与老子所说的"智慧出,有大伪"观点一致。老子认为,圣贤仁义智慧,不足以用来治国平天下。只有弃绝此所谓"绝学",行自然无为之治,才能确保无患。

2.如何做到绝圣弃智?根本办法就是让人心有所归。即净化人心,使之返璞归真,回归纯洁淳朴的本性,少私寡欲。这样即可民心厚道,一派祥和。圣贤仁义智慧之"绝学"既没有必要,也没生存的土壤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