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45章 离别 (求月票!)(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uxianliu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共和17年1月2日。

风雪肆虐着中国的行政首都西北。

从几天前,共和广场上每天都会聚集从各地赶来的民众,他们中有西北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聚集到此的人越来越多,寒风、狂雪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他们来了,带着自己最真诚的心来了,尽管头顶风雪依然肆虐,但这些在广场上已经呆了数天甚至数月的人们,仍然站在这里,任由雪花染他们染成白色。

风雪中,不仅只是共和广场,在人行道两侧、在中央公园,甚至在整个中国,人们都站在街头,泪水从他们的脸上滑落滴在雪地中,此时的中国是寂静的、无声的、甚至于空气中隐隐带着一丝悲意。

数月前,那场在全中国爆发的**并末能阻止一切,当人们试图用尽一切办法挽留时,他反问了静坐请愿的国民一个问题,或者留给了全中国一个问题。

“中国是不是共和国?”

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每一个国民而言都是苦涩的。是共和国!

几乎每个人在回答了这个问题后,都只能选择抱头痛哭,曾经最简单的亦是最自傲的回答,残酷的击碎了他们的幻想,曾几何时四万万六千万国民曾以自己是“亚洲第一共和国公民”而自许,而现在这个共和国却为了共和将失去他们认为最出色的总理。

“那就让我们给这个共和国留下他的法律和尊严吧!”

无论是报纸上的照片或是新闻电影,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总理在说出这句话时的无奈,无论是报纸或是新闻电影都记录下总理转身进入大门时的背影,或许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同样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

挽留遭受到拒绝后,现在人们只是用这种方式为一个人送行,雪依然在下着、西伯利亚的寒风依然刺骨,广场上的人们静静的站着,他们知道总理去职后将会从这里离开国会。尽管半年过去了,人们已经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但人们的心中仍然充满着不安,为国家、民族及以个人的命运、未来而不安。总理离职后,中国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前进?新内阁可能像过去一样带领中国继续前进吗?

“哒、哒……”

总理办公室内响着细微而不可察的脚步声,司马轻抚着的自己的办公桌边缘,最后看了一眼这间自己工作了近八年的办公室,今天自己就要离开这里了。

“……”

办公室外挤满了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以及内阁成员,透过敞开木门这些人惊讶看到,总理竟然……吻了一下自己的办公桌,要众人的瞠目结舌中,司马走出了办公室。

总理办公室秘书长徐子敬代表众人走到总理的面前,双手捧着一个礼物盒,这份礼物是办公室全体职员赠送的。

“总理!这是我们送给您的礼物!”

“不需要进行上报。”临了徐子敬笑着补充了一句。

之所以这么强调,是因为一项特殊的法案。这项法案要求政府官员在收到来自中国公民馈赠的价值20元以上礼品就要上报,即便是总理亦无例外。同时他们不能接受外国人或外国政府赠送的私人礼物,而他们代表国家收下的礼物,需要送到国家档案馆收藏。而每年府院两方发言人必须要向国民公布礼单,家庭成员收到的特殊礼物也照公开不误,这一法案适用于任何一名中国政府公务人员。

接过礼物的司马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礼物盒,司马诧异的看到盒子赫然是一份书折,看到书折上的字,司马脸上露出了灿烂至极的笑容。

“共和大中国宪法!”

这是一部包括各方代表签名在内只有不足8000字的宪法,他是共和中国的根本法,他们赠送给自己这本书的用意自然无需多言。

“赠共和中国公民司马华之先生,四界内阁总理办公室全体职员赠。”

“谢谢!”

看着扉页上的字,司马颇为感动的道着谢,这将是自己收的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共和大中国之国民,为建立更完善、更多自由之共和国,为树立正义,保障国内之安宁,人民之福祉,促进公共之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之幸福,特为共和大中国制定本宪法。……”

上午九点的钟声响起后,广播员的直播已经开始了,但在长达一分钟的时间广播中却静寂无声的,隐隐的人们甚至可以听到广播内专出的些许叹息,过了好一会,广播中才响起播音员有些呜咽的声音。

“……国会……大门,已打开……前总理正在一步步的……走进国会……”

通往国会大厅的走廊两侧每隔一米站着一名身着礼服的官兵。

“哒、哒、哒……”

脚步声音在空旷的走廊内回荡着,每当司马走到时两侧的军官同时行礼,尽管官兵们神情肃穆,但很多人的眼中却都闪动着泪光,军人流血不流泪,但从半年前,总理宣布将在总理任期到来后退出政坛时,泪水就不停的在国防军官们的眼中闪烁着。

步入国会基石大厅,司马再一次看了一眼基石议院大厅,这个会场依然是非常宽敞,第一层阶梯上,是四排类似于主席台的座位,它们位于会场北侧靠墙的正中位置。第二层阶梯上,则显得有些空虚,只有搭建起来的小台子,台上有一个的如众星捧月般的演讲台,那是为将在国会中发表演讲或是接受质询的人专门准备的,它的位置相当显眼,是整个会场的焦点。第三层阶梯,也就是最下一层的阶梯,成扇形安排了数百张的桌椅,这就是给来自中国各省、区议员们按排的席位。

共和中国历史上每一部法律以及对外政策的基准都是由这些座位上的人投票决定通过的。为了保证国会决策的公开性,在整个会场的四周,还安排了很多的记者专用席,每次国会中有重要会议召开的时候,这些位置上就挤满了来自国内甚至是世界各国的记者。正是因为如此,国会除了那些需要绝对保密的决策之外,大部分的会议内容都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公众得知的。

眼前的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嫡造的!自己嫡造的这一切,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吗?司马不知道,但司马相信那句话,如果不相信,梦想永远不会成为现实,而现在自己选择了相信,相信一个即便是在几十年后,仍然被人们怀疑的一个梦想。

的确,尽管在这个时代“共和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但是这种共和却不过是中国式的共和,只不过是换了个称谓而已,或许真正的共和始于共和九年,而不是共和元年,而今天自己将要做的这一切,或许才是共和国最重要的一步。

无论自己是否真心实意,但至少自己正在做着一个尝试,就像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尝试一样,将千百年来绝对的中央集权式、上下级隶属关系的政府系统割裂开来,或许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削弱、分裂自清末以来就已经铁板一块的地方势力,但意外的收获却是在过去的八年中,大多数国民至少在市、县两级实现普选,尽管不尽完美而贿选之类的丑闻更是屡见报端,但毕竟已经有了一个开始,这条数他们已经走了下去,但愿未来千百年,他们仍然会走下去。

“至少我还可以监督!”

想到现实司马在心中自叹着,监督或许是未来几年之中自己最重要的职责,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确保未来几年国家的稳定,国人善于归罪,如果这一界内阁造成国家不稳,一些人或许会将其罪归疚于的共和、归疚于民主,这绝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如果那一天真的出现,或许将是自己最大的失败。

内心有些感慨的同时,司马环视了一眼第三层台湾四界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他们已经站了起来,议会大厅内非常静,静有些出奇。这种近乎诡异的寂静持续了近两分钟,甚至直到司马坐到自己的坐位上时,这种静寂仍然持续着。

过了一会,众议院议长才拿起手中的木棰,重重的落了下去。

“诸君,今天或许将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今天诸君将有幸见证历史!”

“啪、啪……”

掌声几乎是在瞬间同时响起,起初声音很底,但很快就演变成成暴风雨般热烈的掌声,两院的新老议员全部站立,望着总理报以发自内心的掌声。

“……”

掌声中司马站了起来,不停的向这些议员鞠躬,此时司马甚至有一种错觉,掌声令坚固的基石议会大厅的墙壁晃动了起来,地板也震动了……

根据国会的安排,在议员的对面司马获得了一个座位。然后由议长作出介绍,司马则要站起来,以鞠躬礼向议员们表示谢意以及对他们的尊敬,而两院议员则不必鞠躬还礼,两会议员是四万万六千万国民推行出的代言人,他们无需向任何一名政府官员鞠躬,民众不需要屈从于官员,这是共和国最基本的前提。

但这些议员却在司马向三面鞠躬表示尊敬时,所有的议员都站着用鞠躬和掌声作为回应,尽管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做,但出于对一个的尊敬,他们却愿意弯下自己的腰,相信每一个国民同样都会同意他们这么做。

最后,司马以简短讲话“交权”,在交出象征共和中国国务院权力的印章后,司马内心有些恍惚,或许内心深处自己并不愿意交出这一切。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人民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与监督之下,我已经服务国民、国家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

>